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01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X线摄影体位的选择及相关摄片原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0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希望版主让此贴在这里放一星期!真的渴求你们的意见.
这是我给临床医生参考的!战友们帮我充实一下吧.
x线摄影体位的选择及相关摄片原则

胸部x线摄影体位选择:普通检查取常规正位。
1:外伤病人:(1)肋骨骨折:常规正,斜位(左,右斜位);必要时取正,侧,斜位。膈下肋骨(第8-12肋)取仰卧位。请临床医生仔细查体,特别是肇事及斗殴等涉及纠纷病人。
            (2)血气胸:正侧位。
如有必要亦可行ct检查。
2:一般肺和支气管病变:正侧位,特别是占位病变,或者大片病灶。
3:中叶肺不张:正侧位,必要时加拍前弓位。
4:胸腔积液:(1):游离性胸腔积液:正侧位,必要时加照患侧侧卧水平位,或斜位。
            (2):包裹性积液:正侧位,必要时加照切线位(无法透视下点片,不能执行)
5:膈疝:胸部正位片+上消化道造影。
6:心脏疾病:取正,侧(左侧),斜(左前斜,右前斜)位,斜位必要时吞钡,
以观察心房情况。
胸部病变可选择性行ct检查。
四肢x线摄影体位选择:常规正侧位(手指,腕关节,尺桡骨,肘关节,股骨,膝关节,胫腓骨,踝关节,头颅)
                常规正位(肩关节,髋关节,骨盆)
     特殊部位摄影的体位选择:
       1:手掌与足的骨折及骨病:正,斜(内斜)位。了解掌骨骨折移位及成角情况,可以取正侧位。
1:舟骨骨折:舟骨外展正位+腕关节后前斜位。
2:髌骨骨折:侧,轴位。
3:跟骨骨折:侧,轴位,必要时加照内,外斜位。
4:肩胛骨骨折:前后正位+侧位。
5:肱骨外科颈骨折:正位+穿胸侧位。
6:股骨颈骨折:髋关节正位,必要时加照水平侧位。
7:第一掌骨,第一跖骨骨折:正位+外斜位。
8:鹰嘴病变或骨折,取常规正侧位外加肘关节轴位。
9: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双髋关节正位(骨盆正位)
10:痛风:双侧手足正位。
11:腕关节轴位:观察腕骨掌面情况。
12:钩状与头状骨关节病变,取内展正位。
13:豆骨与三角骨骨折,取外旋斜位。
14:大多角骨与舟状骨关节病变,取内旋斜位。
15:胸骨:后前位(正位),侧位。
16:(1):髋关节和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观察股骨头,股骨颈和大小
转子病变。
    (2):髋关节和股骨颈侧卧侧位:观察股骨头,颈和股骨上端及髋

关节病变,尤其适用于观察髋关节脱位时股骨头前后移位及转位情况。
(3): 髋关节和股骨颈后前斜位(谢氏位):了解股骨头向后脱位情况。
(4): 双侧髋关节和股骨颈侧位(蛙形位):观察双侧髋臼和股骨头。
17:前臂骨折:取全长功能位。
脊柱x线摄影体位选择:常规正侧位。(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
       1:第1,2颈椎(寰枢椎):开口位,看是否寰枢关节脱位。
       2:颈椎病:(1)看椎间孔是否狭窄,即神经根型颈椎病,双斜位为主,
侧位为辅。
                  (2):脊髓型:正侧(斜)位。
                  (3):椎动脉型:正侧位。
       3: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正侧位片(包骶髂关节)。
       4:脊椎滑脱:正侧位,必要时加照双斜位。
腹部x线摄影体位选择:
    腹部立位(站立):看是否有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必要时加照侧卧水平位)。
    腹部平片(仰卧位):看是否有泌尿系结石。
    腹部倒立正,侧位:先天性肛管直肠畸形,如新生儿肛管闭锁。
腹部实质脏器应行ct检查。
消化道造影:上消化道造影(适应症):

            全消化道造影(适应症):

            钡灌肠(适应症):

五官及颜面部x线摄影体位选择:
1:副鼻窦:柯,瓦氏位(柯氏位+瓦氏位)。
             2:颞颌关节:双侧开,闭口侧位。
             3:下颌骨:双侧下颌骨正位+患侧下颌骨侧位。
             4:鼻骨:侧,轴位。
             5:颧骨弓:顶颏斜位。
             6:乳突:劳氏位,许氏位,伦氏位。
             7:颞骨岩部:梅氏位,斯氏位,汤氏位。
             8:蝶鞍:
             9:视神经管(孔):
             10;内听道:
             11:茎突:前后位,侧位。
             12:颈静脉孔:
颅底,眼眶,耳部病变或骨折,行ct检查。
       副鼻窦,颧骨亦可选择性行ct检查。
尿路造影(适应症):

子宫输卵管造影(适应症):

!如是重病人,请勿滥用检查,以减少病人搬动,首先检查重要部位,主要部位,口述部位,待病情稳定后再完善相关检查。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4-21 1:25:24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3-13 07:01 | 只看该作者
1:外伤病人:大部分外伤病人都是胸部卧位(前后)的。
3:中叶肺不张:正侧位,必要时加拍前弓位。前弓位一般死用来看肺尖病变的。
6:心脏疾病:现在一般在正位片看到有问题或听诊有问题直接彩超。看心脏片就本人看怎样也比上彩超。
2:髌骨骨折:侧,轴位。就理论应该是这样,但是骨折的病人一般不能合作,照不出来。正侧位较常用。
3: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正侧位片(包骶髂关节)。建议按正规骶髂关节照,对病变更好显示。
4:脊椎滑脱:正侧位,一般照双斜位看椎弓峡部情况。
腹部立位(站立):看是否有肠梗阻:常规是立位及卧位腹平片。
4:鼻骨:侧,轴位。一般轴位不照,双侧位更常见。
6:乳突:劳氏位,许氏位,伦氏位。我记得不错的话一般是照梅氏位、许氏位。
“9:视神经管(孔):10;内听道:11:茎突:前后位,侧位”,这3个位置我一直都照不好,期望有老师指点。
这是我的一点意见
希望能给你有点帮助。
我对x光透照都忘记了(现在、以后应该不用接触了),这是实习的时候实习医院常用的
有什么错误的你就当我没有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08:00 | 只看该作者
天南地北老兄的意见很中肯!有个疑问!看肠梗阻!卧位腹部平片有何作用!不解!望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3-13 16:52 | 只看该作者
同志们都很细心,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3-13 1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给点意见吧!希望版主让此贴在这里放一星期!真的渴

以下是引用吴克权在2007-3-13的发言:[br]天南地北老兄的意见很中肯!有个疑问!看肠梗阻!卧位腹部平片有何作用!不解!望指点!

绞窄性肠梗阻有时可见假肿瘤征和咖啡豆征,但多数还应该立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3-13 19:37 | 只看该作者
意见非常好,现在临床医生开申请单有些欠缺,可能影像医生和临床之间的沟通不够,同时也与习惯有关.我个人意见是:临床只要提出相关的诊断,影像检查的体位和检查方法应有影像医生决定,不知各位意见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3-13 2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给点意见吧!希望版主让此贴在这里放一星期!真的渴

以下是引用吴克权在2007-3-13的发言:[br]天南地北老兄的意见很中肯!有个疑问!看肠梗阻!卧位腹部平片有何作用!不解!望指点!

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以前实习医院的主任看肠梗阻都是要求立、卧位的,好像立位看液平面,卧位看肠管扩张,我也不是很了解。不过应该有战友会知道的
希望告知!!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20:40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决定体位不现实啊!很多临床医生没有诊断的!申请单就两个字!腹痛!你说他是什么病??搞放射的不可能视触叩听都来吧,也没这时间啊.有些医生连腹部立位片是看什么都不知道啊!比如骨科要知道看骨头片吧,要知道那个体位投照符合自己的 要求,自己心里有数些,说白了就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临床医生照片想干什么!而临床以为我们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恳请战友们再给点意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3-13 22:2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临床医师都是二棱子屁都不懂,在外面找个检破烂的也能干临床,不要嫌我说话难听,事实如此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3-14 07:09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同道们:楼主谈的肠梗阻拍腹部卧位很重要;立位也不能少;不要有太多的疑问;查一下近几年的急腹症诊断就明白了,我感觉知识要不断的更新,不应该动不动就提出疑问,似乎有否定他的正确性似的.
楼主你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