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2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用荧光成像(IMAGING-PAM)快速评估植物耐旱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0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我国的旱情特别严重,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7个小麦主产省份遭受了罕见的旱灾,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种。
应对旱灾,国家将会非常重视旱情监测和水利建设,对农业学家和植物学家而言,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和抗旱机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期进一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并尽可能降低干旱造成的损失。快速评估不同品种的抗旱能力,筛选抗旱品种/突变株,也是一项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比较不同植物品系耐旱性的研究中,通常需要对植物水势或水分含量进行离体测定,这种破坏性的测定方法使得对样品的后续研究无法进行,并忽略了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2008年11月,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imaging-p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可实现快速、无损地测定活体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woo n. s., badger m. r., pogson b. j., a rapid,
non-invasive procedure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drought survival using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lant methods, 2008, 4: 27.)。
该研究通过imaging-p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检测植物在干旱缺水过程中主要光合参数的变化,并从中选择出了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这一参数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反映植物耐旱性的指标。文中对该方法的准确性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这一方法的提出使得科学家可以对植物的干旱响应进行定量的研究和统计。另外,它的测定速度更快且不会对样品造成损伤,更重要的是,它并不要求研究者对叶绿素荧光理论有很深的理解。这种新的技术使得人们对植物干旱响应的快速检测成为可能,并有望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植物耐旱机制的理解。

更多内容详见www.crter.org
http://www.crter.org/sites/mainsite/detaild.aspx?structid=32479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9-2-28 22:45:08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