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81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美国人竟然这样教育小学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0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书包有我上初中时的重,现在还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可孩子还是有很多作业,老师还让我们家长帮着教(辅导)功课,老师,还有中国的教育到底要怎么改革。今天看了一篇报道,如题,我心中一片茫然。全文转载如下:
当我把九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象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二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

  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的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给我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致此?也只能听天由命。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

  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我真不知道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十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成,也没批评,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楞,一是因为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三十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耽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一番气力,我们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覆覆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么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作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十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

  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是不是?”儿子问我。

  我无言以对,我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作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

  儿子六年级快结束时,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里是作业,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已经能平心静气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一个个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9-10 07:20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上高一了,可能是刚开学,感觉作业不是很多。

中国学生多呀,竞争无处不在,还是先学习再谈创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9-10 18:03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为何中国人到现在都拿不到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了,值得中国教育界深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9-10 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转载:美国人竟然这样教育小学生

我也知道现在的孩子负担重



不想让他生活在牢笼中



真想他们能这样生活



无赖现在的竞争太强烈



大环境就是这样



我只有让他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9-10 20:26 | 只看该作者
不同国度,不同国情.现在我们国家也逐渐加强了素质化教育了.以后看看我们的下一代的下一代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9-11 05:20 | 只看该作者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当今“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三所学校是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27人。2000年后,中国大陆(含香港)留美学生获得博士后,留在美国的比例超过90%。

  中国成美国最大的博士培养基地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调查工作专家黛博拉·柯林斯女士的帮助下,记者获得了2008年7月刚刚完成的一份《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
    最新的这份报告通过对2006年度全美45596名研究型博士学历背景的分析显示,全世界“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学校,清华大学以571人、北京大学以507人位居前两名。
    以2006年在美获得博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数量计算,最多的十所中国高校依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
    美国《科学》预测,在下一份的十年记录中,清华北大也将在总数上超出。

  中国博士留在美国比例全球最高

    根据博士普查,2000年~2005年间,中国大陆(含香港)17763名留美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后,倾向于继续留在美国的比例为全球之最。2000~2001年达91.4%,2002年~2005年为90.4%。
    资料显示,长江学者、“973”计划和“86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拔尖人才,绝大多数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并且大都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近年增选的两院院士,拥有留学经历者高达90%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9-11 06:2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有中国实情,把美国的方法拿来,即使科学,也行不通,中国现在是改进版科举,成绩第一,成绩不好,一切免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9-17 15:51 | 只看该作者
在美国每个公民都不用去担心吃饭问题,而在中国呢,老毛子曾说:三天不学习,撵不上刘少奇,中国人这么多,竟争压力这么大,每天有多少人在下岗,有多少人在寻求出路,大学生毕业就面临下岗,这就是中国的国情,所以每个人想要混口饭吃,必须得在硬件上下功夫,解决最基本的问题,这也可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教育本质上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9-17 20:5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能理解政治,你就知道几乎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都在政治上。
我们的应试教育,本来不是中国人民幸福的需要,只是维护政权的需要。
假如给大家自由思考并自由发表的权利,不设定“标准答案”的话,
老爷们要老百姓“坚持的……主义,坚持……领导”很可能早就从“标准答案”变成错误答案。

很多恶劣的国情,其根源在于恶劣的政治体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0-21 07:14 | 只看该作者
应该出生在美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