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瘤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9岁、农民,“发现左侧颈部肿块13年”为主诉入院。13年前患者无意发现左侧颈部有一肿块,如核桃大小,局部无红肿热痛,无心慌、多汗、食欲亢进症状。未在意,未治疗。13年来肿块逐渐增大。体格检查:t 36.7°c、p 80次/分、r 20次/分、bp 125/85mmhg,颈软,气管向右侧偏移,左侧颈部可触及15cmx12cmx10m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无触痛及波动感,听诊无血管杂音。彩超:左侧颈部可探及大小约为15cmx12cmx10cm异常回声,内回声不均,cdfi:可见棒状血流信号。胸部透视:未见异常。血常规:(-)。
ct平扫:左侧颈部可见一巨大椭圆形混杂密度影,大小约15cmx12cmx10cm(左右径x前后径x上下径),边界清,密度不均,内可见结节状高密度影(钙化灶)及欠规则低密度影(囊变坏死灶),ct值25-130hu;相邻甲状软骨及颈椎骨质结构完整,未见骨质破坏,气管、颈内动脉及胸锁乳突肌受压移位;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ct诊断:左侧颈部巨大椭圆形混杂密度影,边界清,实质有钙化灶及囊变坏死灶,相邻甲状软骨及颈椎骨质未见骨质破坏及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影;结合临床病史13年,考虑:甲状腺良性肿瘤——腺瘤。
甲状腺瘤:甲状腺腺瘤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好发于20~40岁,男女比例1:2~4。病理上分为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按有无功能分为功能性腺瘤和无功能性腺瘤。功能性腺瘤能自主分泌和储存甲状腺素而引起相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甲状腺腺瘤周围一般均有完整的包膜。患者一般不产生明显自觉症状,往往无意中发现颈前肿物。 [ct表现]甲状腺实质内孤立结节,少数病例可见2个以上病灶,可分布一侧或两侧甲状腺内。边缘光整、锐利,大小在1—4cm之间其内密度多均匀,较大者密度多不均匀。增强:腺瘤增强没有甲状腺增强明显。实性腺瘤较小时呈均匀增强,较大时多不均匀强化。
手术记录摘要:术前诊断:左侧甲状腺瘤。拟施手术:左侧甲状腺瘤切除术。术后诊断:左侧甲状腺瘤。已施手术:左侧甲状腺瘤切除术。麻醉成功后,取左侧颈部切口长约25cm,切开左侧胸锁乳突肌及颈前肌群,暴露左侧甲状腺,见左侧甲状腺体呈囊实性,大小约为15cmx12cmx10cm(左右径x前后径x上下径),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气管受压,向右侧偏移。遂行左侧甲状腺瘤摘除术。
病理诊断:送验肿物1块,大小约为15cmx12cmx10cm,包膜完整,切面为囊实性,囊性区内含血性液体,实性区呈灰红灰黄灰白,质软,局部有钙化。病理诊断:左侧甲状腺滤泡腺瘤伴钙化、囊性变。典型摄像如下:
鉴别诊断:
一、甲状腺肿瘤及类肿瘤病变
1.甲状腺癌:甲状腺癌为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组织学上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腺癌预后最好。大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多数无症状,偶发现颈前区有一结节或肿块。结合临床体征,ct的诊断正确率可达到87%。ct可以清楚显示肿瘤形态、大小和内部组织成分,以及肿瘤的周围侵犯范围。 [ct表现] ct平扫甲状腺部位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缘不清,内部不均匀,ct增强扫描呈不规则强化(如右图),若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则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不难。当甲状腺恶性肿瘤较小呈小结节状或与多发结节并存时,ct有一定困难。
2.甲状腺囊肿: 患者一般不产生明显自觉症状,往往无意中发现颈前肿物。[ct表现]甲状腺囊肿在ct上表现为甲状腺内单发囊性病变,呈水样密度边缘光整、锐利。增强无强化。
3.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为碘的摄人缺乏引起的无毒性甲状腺肿大,多由弥漫性甲状腺肿演变而来。病理上为肿大的甲状腺内多发边缘清楚的结节,结节增大可压迫结节间血管,使结节供血不足发生变性、坏死、出血等,当结节伴有囊变可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囊腔。[ct表现]ct表现为甲状腺两个叶弥漫增大,其内可见多发结节状密度减低或增高区域,常有多发钙化。常可做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
4.弥漫性甲状腺疾病:grave病和hashimoto甲状腺炎可引起弥漫性甲状腺肿大。grave病属于原发甲状腺机能亢进,病因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90%grave病甲状腺呈对称弥漫性增大,以滤泡增生为主要特征,间质中有丰富的血管。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多食、消瘦、多汗、发热及突眼,体检可发现甲状腺弥漫增大伴有杂音,扪及震颤。hashimoto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质地坚韧,表面呈结节状,边缘清楚,包膜完整。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为正常的2~3倍,晚期少数可出现轻度局部压迫症状。 [ct表现]ct平扫grave病表现为双侧甲状腺弥漫增大,边缘清楚,密度均匀,较正常甲状腺密度稍低。增强后为均匀轻度强化。hashimoto甲状腺炎在ct平扫时呈弥漫增大,但其内部密度不甚均匀,增强后呈片状不均匀强化。
二、颈动脉间隙病变
1.颈动脉体瘤:好发生于青春期。由于其生长缓慢,多在5-10年后就诊。肿块多位于下颌角和胸锁乳突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