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25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0603:回盲部占位,已手术,请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2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000)
临床基本资料:男,20岁,腹部疼痛2月,近日加重,无低热。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9-9-8 19:05:14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20:34 | 只看该作者
今晚公布病理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6 21:24 | 只看该作者

回盲部占位,已手术,请讨论

造影存在鹅卵石样充盈缺损,肠管不僵硬;ct显示肠壁不均一增厚,局部肠腔变窄,浆膜层增厚、毛糙。考虑:1.淋巴瘤;2.克隆氏病;待除外炎性病变;不支持结肠癌。

[本贴已被 李晓阳 于 2009-9-6 13:28:13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6 2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0:13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各位老师的讨论,术前我们影像拟诊(1)克罗恩病(2)肠结核(3)恶性淋巴瘤
病理诊断:原发恶性淋巴瘤
现就以上三种病介绍讨论一下:
1、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bpoma)是淋巴网状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淋巴系统、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淋巴组织、脾、骨髓、胸腺等部位。一般首发于淋巴结,而首发于淋巴结以外任何器官或组织者则称为结外型恶性淋巴瘤。大肠恶性淋巴瘤包括原发在大肠的外型恶性淋巴瘤和其他部位的恶性淋巴瘤在病程中累及大肠的继发性病变。在淋巴结之外原发于大肠者称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区分大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与继发性恶性淋巴瘤有重要意义,两者在自然病程、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起源于肠粘膜下的淋巴滤泡,早期病灶局限,诊断标准十分严格,临床不多见。后者为恶性淋巴瘤播散至肠道而形成的一种继发性病变,临床属于ⅳ期,其发病率是大肠原发必淋巴瘤的10倍:大体形态分型:a.弥漫型:肠壁弥漫性增厚变硬,肠腔变窄,粘膜面积可见增厚似脑回状的皱褶,也可呈弥漫性强节状改变,表面出现浅表性糜烂。此型较多见。b.息肉型:肿瘤呈息肉样突向肠腔,单发或多发。大的病灶表面粘膜可破溃呈一突入肠腔的莱花状肿瘤。c.溃疡型:病变肠管增厚,可见大小不一,数目不等,边界不整的溃疡,也可伴有穿孔,此型较少见。d.环形缩窄型:肿瘤浸润肠壁引起增厚、僵硬、肠腔变窄,临床易出现肠梗阻症状。
2、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未定型结肠炎。其中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最常累及末段回肠(35%)或回盲部(40%)。10-20%的患者病变局限于结肠,但是即使在这些患者中,直肠也常常未受累。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临床上以腹痛、腹块、瘘管形成、肠梗阻和腹泻等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粘膜、肝脏等肠外损害。本病有终生复发倾向,重症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
3、肠结核: 肠结核多继发于开放性肺结核;病变主要涉及回盲部,有时累及邻近结肠,但不呈节段性分布;瘘管及肛门直肠周围病变少见;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等有助与克罗恩病鉴别。对鉴别有困难者,建议先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手术适应症者可行手术探查,病假肠段与肠系膜淋巴结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干酪坏死性肉芽肿可获确诊。
鉴别诊断:
   小肠恶性淋巴瘤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可较长时间内局限在小肠,部分患者肿瘤可呈多灶性分布,此时与克罗恩病鉴别有一定困难。如 x 线检查见小肠结肠同时受累、节段性分布、裂隙状溃疡、鹅卵石征、瘘管形成等有利于克罗恩病诊断;如 x 线检查见一肠段内广泛侵蚀、呈较大的指压痕或充盈缺损, b 型超声或 ct 检查肠壁明显赠厚、腹腔淋巴结肿大,多支持小肠恶性淋巴瘤诊断。小肠恶性淋巴瘤一般进展较快。必要时手术探查可获病理确诊。
   克罗恩病为肠壁全层炎症,可见铺路石征和纵行溃疡等。x线钡剂灌肠检查可见节段性肠道病变,呈“跳跃”征象,病变肠段的黏膜有铺路石样充盈缺损
    肠结核:与前者好发部位相似,60%~80%累及回盲部和末端回肠,30%~50%累及结肠,主要x线表现为肠管狭窄、变形、溃疡形成和充盈缺损。tb中,肺部常有结核病灶,肠管狭窄多为向心性,肠道短缩更明显,溃疡多为环形,回盲瓣病变更多见;而cd的肠管不对称狭窄,溃疡多为纵行并位于肠系膜侧,多部位受累,内外窦道和瘘管形成更多见;吻合口病变高达70%以上。
    请各位前辈讨论,术前我们诊断也拟诊克罗恩病,克罗恩病与肠道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难度大,其中年轻病程长伴肛周病变者,更支持cd。内镜活检对诊断il的意义较cd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7 01:09 | 只看该作者
很精彩,谢谢!!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9-7 03:01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7 14:4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反馈病理结果及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9-7 16:5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反馈病理结果及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9-9 04:2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病例,精彩的点评,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