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
微信
微博
QQ群
普通登陆
QQ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影像医生
也能
网上问诊
了
首页
社区
BBS
新闻
读片会
影像图库
锐滴达
医影在线
»
社区
›
影像读片
›
X线病例讨论
›
X0366:鉴别骨病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2604
|
回复:
15
X0366:鉴别骨病
[复制链接]
liaoyu03
liaoyu03
当前离线
积分
0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05-2-12 01:3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是巨细胞瘤?
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请写出你的鉴别特征要点。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5-9-14 23:22:30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赞同
0
反对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常山真人
常山真人
当前离线
积分
1836
2
#
发表于 2005-2-12 07:14
|
只看该作者
当然首选巨细胞瘤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aoyu03
liaoyu03
当前离线
积分
0
3
#
楼主
|
发表于 2005-2-14 01:44
|
只看该作者
巨细胞瘤多呈偏心性膨胀,典型的为“皂泡”改变。一般不跨越关节面,但膨胀过度会包绕关节仿佛病灶突破关节面,周围骨皮质一般无骨膜反应,骨内破坏缘一般无硬化。
动脉瘤样骨囊肿,典型的类似“灯泡样”向一侧外缘突出。但也有中央型,膨胀不显著,成年人者,病灶多突破干骺端但也不累及关节面,有骨膜反应及相应的新生骨,破坏区内缘可见硬化征。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zkk
wzkk
当前离线
积分
0
4
#
发表于 2005-2-25 15:43
|
只看该作者
应是骨巨细胞瘤。发生于骨端偏心性透亮区,骨皮质菲薄膨胀,内残留骨脊,无骨膜反应。
骨囊肿多发生于骨骺融合前的干骺端,随年龄增长向骨干退缩。且呈中心性。
动脉瘤样骨囊肿也发生于长鼓干骺端,偏心生长,骨皮质膨胀明显,伴骨膜反应明显,呈城垛样改变。
因此仅从发病部位基本可排除骨囊肿及动脉瘤样骨囊肿。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qc
lqc
当前离线
积分
0
5
#
发表于 2005-2-27 16:26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巨细胞瘤。干骺端、偏心性生长、皂泡样改变。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爱影像
爱影像
当前离线
积分
0
6
#
发表于 2005-2-28 20:12
|
只看该作者
首选巨细胞瘤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ugangg
yugangg
当前离线
积分
0
7
#
发表于 2005-3-14 19:43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各位的意见,当然是骨巨细胞瘤。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xfjnchina
yxfjnchina
当前离线
积分
770
8
#
发表于 2005-3-14 21:50
|
只看该作者
诊断应为骨巨细胞瘤.
依据:发生于骨端,呈偏心性生长,且横径大于纵径,内呈多房样改变,或称皂泡样改变,无钙化骨化,无骨膜反应.轻度包绕关节.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又称破骨细胞瘤(osteoclastoma),是常见的骨肿瘤之一,在我国占所有骨肿瘤的14.13%, 居第三位,在良性骨肿瘤中仅次于骨软骨瘤。本病一般认为来源于骨内不成骨的间充质组织。肉眼观察肿瘤切面呈棕红色,肉样,质软。可见出血灶和含液的坏死囊腔。镜下肿瘤主要由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前者是决定肿瘤性质的细胞。据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组织学特点,可分为三级:i级为良性,ii 级为过渡类型,iii级为恶性。 但组织学的分级不完全代表其生物学特性,有的镜下分化成熟的肿瘤,在临床上却表现为恶性。
该瘤男女发病率相近,男女之比为1.2:1。好发年龄是20-40岁,占65%,儿童及少年很少见。骨骺愈合前的骨巨细胞瘤非常少见,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和骨突部,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 三处发病占全部的60%-70%。发生于不规则骨的比较少见,且以脊椎为主。主要症状是患部疼痛和压痛。位于表浅部位的,早期可出现局部肿胀或形成肿块。患部功能活动受限,表面皮温升高。骨膨胀变薄时,压之可有捏乒乓球感,或有牛皮纸音。肿瘤穿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后,皮肤可呈暗红色,表面静脉充盈曲张。脊椎巨细胞瘤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疼痛剧烈,肿块增大迅速,并有不同程度全身症状者,为恶性巨细胞瘤的表现。
x线表现为好发于干骺愈合后的骨端,多呈膨胀性多房性偏心性骨破坏。骨壳较薄, 其轮廓一般完整, 其内可见纤细骨嵴,构成分房状。有的肿瘤膨胀可很明显甚至将关节对侧的另一骨端包绕起来, 这是该瘤的特征之一。肿瘤常直达骨性关节面下,以至骨性关节面就是肿瘤的部分骨性包壳,此亦为其特征之一。肿瘤有横向膨胀的倾向, 其最大径线常与骨干垂直。骨破坏区与正常骨的交界清楚但并不锐利,无硬化边。骨破坏区内无钙化和骨化影。一般无骨膜反应,或仅在骨壳与下常皮质交界处可见少量骨膜反应。
鉴别诊断:骨囊肿:发生于干骺端,多沿长轴生长,不超过骨干横径,且以单囊为多见,多无临床症状,多合并病理骨折,可见\"骨折片陷入征\".
动脉瘤样骨囊肿,一般膨胀明显,皮质可中断,如\"火山口样\".多发生于骨干.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aoyu03
liaoyu03
当前离线
积分
0
9
#
楼主
|
发表于 2005-3-23 00:11
|
只看该作者
结果,骨巨细胞瘤。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医天使
白医天使
当前离线
积分
0
10
#
发表于 2005-4-6 10:05
|
只看该作者
肯定为骨巨细胞瘤:
因为发生于骨端,呈偏心性生长,且横径大于纵径,内呈多房样改变,或称皂泡样改变,无钙化骨化,无骨膜反应.轻度包绕关节.
x线表现为好发于干骺愈合后的骨端,多呈膨胀性多房性偏心性骨破坏。骨壳较薄, 其轮廓一般完整, 其内可见纤细骨嵴,构成分房状。有的肿瘤膨胀可很明显甚至将关节对侧的另一骨端包绕起来, 这是该瘤的特征之一。肿瘤常直达骨性关节面下,以至骨性关节面就是肿瘤的部分骨性包壳,此亦为其特征之一。肿瘤有横向膨胀的倾向, 其最大径线常与骨干垂直。骨破坏区与正常骨的交界清楚但并不锐利,无硬化边。骨破坏区内无钙化和骨化影。一般无骨膜反应,或仅在骨壳与下常皮质交界处可见少量骨膜反应。
鉴别诊断:骨囊肿:发生于干骺端,多沿长轴生长,不超过骨干横径,且以单囊为多见,多无临床症状,多合并病理骨折,可见\"骨折片陷入征\".
动脉瘤样骨囊肿,一般膨胀明显,皮质可中断,如\"火山口样\".多发生于骨干.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