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219|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PED1668:新生儿,出生有三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地医生诊断为:大脑发育畸形。不知各位高手如何看?



[本贴已被 zhxiyi 于 2008-12-4 23:04:20 修改过]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12-5 0:45:00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生儿,出生有三天

横拍的,不知上面的图片可以看清楚否?如果不行的话改天再拍过了。


[本贴已被 zhxiyi 于 2008-12-4 23:12:22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5 09:07 | 只看该作者

考虑积水型无脑畸形

颅内见巨大囊水样低密度影充填,双侧颞、枕、顶叶正常脑实质结构消失,双侧额叶及小脑、脑干实质存在,大脑镰存在,考虑积水型无脑畸形可能性大。

积水型无脑畸形
【临床概述】
积水型无脑畸形为先天性破坏性脑疾病,主要表现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的额、颞、顶叶皮层灰质及白质的广泛破坏、液化,形成巨大的囊性结构,囊壁外层为软脑膜结缔组织,内层由残留的灰质和白质构成。由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供血的枕叶、脑干、小脑及部分基底核和丘脑发育基本正常。临床表现有偏瘫、脑瘫、智力低下和癫痫等。
【ct表现】
两侧额、颞、顶叶脑质几乎不存在,为脑脊液密度取代。巨大囊性病灶表面脑质呈薄膜状,紧贴骨内板。
【鉴别诊断】
1、无脑叶形前脑无裂畸形:无大脑镰。
2、严重脑积水:严重脑积水时,脑实质也可呈薄壁状,但mri检查可显示脑室周围白质由于脑脊液渗透形成的高信号,而积水型无脑畸形无此征象。
3、双侧开放性脑裂畸形:囊性灶的前、后壁有皮层灰质衬边,形似“双凹透镜”状,而积水型无脑畸形无皮层灰质衬边,呈球形或扇形。
(摘自吴恩惠、戴建平、张云亭,主编,《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2-5 16:2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积水型无脑畸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2-5 16:4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考虑无脑畸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8:12 | 只看该作者
本地大医院的医生作出的报告:

临床诊断: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检查设备:hispeed nx/i
检查方法:常规平扫,层距5/10mm,层厚5/10mm

ct影像表现:大脑左右半球大小不一致,左边大于右边,颅内见大片状低密度影,呈水样密度,相应脑组织明显缩小,部分受压明显。颅骨骨板未见骨折或损坏。头皮软组织未见异常。
影像诊断: 大脑发育畸形。

我想问下:在座的各位医生是ct医生还是儿科医生?这个ct怎么和其它人的影像不同呢?全是黑黑的,会不会隔一段日子再去拍会好些?

如果确诊为积水型无脑畸形的话,应该如何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2-5 1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ped1668:新生儿,出生有三天

支持 积水型无脑畸形。存活的意义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2-5 19:5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积水型无脑畸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2-5 22:5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积水型无脑畸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2-5 23:1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积水型无脑畸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