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31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脊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2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脑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体的下缘,全长约40~45cm,新生儿脊髓下端可平第3腰椎。故临床腰椎穿刺常在第3、4或4、5腰椎间进行,不至于损伤脊髓。
脊髓呈前后略扁的圆柱形,有两处膨大分别为颈膨大和腰骶膨大。脊髓末端逐渐变细呈锥状,称脊髓圆锥,下缘处续为无神经组织的终丝,其末端止于尾骨的背面,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前后根在椎管内下行,围绕在终丝的周围称马尾。脊髓表面有6条纵形的沟,位于脊髓前面正中较深的沟称前正中裂,后面正中较浅的沟称后正中沟,两对外侧沟位于脊髓的前外侧和后外侧,分别称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沟内分别连有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
  
脊髓的两侧连有31对脊神经,每对脊神经所连的一段脊髓,称脊髓节段。脊髓可分为相应的31个节段,即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和1个尾节。
胚胎4个月左右,由于脊柱生长速度较脊髓快,使脊髓短于脊柱,导致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序数不完全对应,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相应的椎骨。在成人其推算方法是:上颈髓节(c1-4)大致与同序数椎骨相对应;下颈髓节(c5-8)和上胸髓节(t1-4)比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体;中胸髓节(t5-8)比同序数椎骨高两个椎体;下胸髓节(t9-12)比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全部腰髓节在第10~11胸椎高度;骶髓节和尾髓节约在第12胸椎和第1腰椎高度。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灰质的中央有贯穿脊髓全长的纵行小管,称中央管。
1.灰质
在脊髓横断面上,灰质围绕中央管呈蝶形或“h”形。每侧灰质向前扩大部称前角(柱),主要由前角运动神经元组成,其轴突自前外侧沟穿出构成脊神经;脊髓灰质后部狭长,称后角(柱),内含联络神经元;脊髓胸1到腰3节段的前、后角之间有侧角(柱),内含交感神经元,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其轴突随脊神经前根出椎管,进入脊神经;骶髓的第2~4节段无侧角,但在相当于侧角的部位,由副交感神经元聚集成团称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它发出的轴突随前根穿出。
2.白质
每侧白质借脊髓表面的沟裂分为3个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称前索,前、后外侧沟之间称外侧索;后正中沟与后外侧沟之间称后索。各索主要由神经纤维束组成,纤维束包括上行(感觉)纤维束和下行(运动)纤维束,前者起自脊髓灰质和脊神经节,将各种感觉冲动上传入脑,主要有薄束和楔束以及脊髓丘脑束;后者起自脑的不同部位,下行终于脊髓的不同节段,将脑发出的冲动传给脊髓,主要有皮质脊髓束和红核脊髓束。另外还有起止均在脊髓的固有束,是紧靠灰质周围的一些较短纤维束,借此完成脊髓节段间的反射。
  
(1)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薄束位于楔束的内侧,传导同侧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肌、腱、关节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和精细触觉(如辨别两点间的距离和物体纹理粗细等)的冲动。其中薄束传导来自下半身的冲动,楔束传导来自上半身(头面部除外)的冲动,故楔束只见于脊髓第4胸节以上。
(2)脊髓丘脑束  位于脊髓的外侧索前半部和前索内,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觉、温度觉、粗触觉和压觉的冲动。
(3)皮质脊髓束  包括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髓侧束,分别位于脊髓的前索内侧和外侧索后部,将大脑皮质的神经冲动传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4)红核脊髓束  位于皮质脊髓侧束的前方,可调节屈肌的张力。
(三)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
脊髓是脑与躯干、四肢感受器和效应器联系的枢纽。脊髓内上、下行纤维束是进行传导功能的重要结构。
2.反射功能
脊髓各节段均能单独与邻近节段共同构成反射中枢。脊髓的反射功能,是对来自内、外刺激所产生的不随意性反应,如膝反射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3 23: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15 0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脊髓

以下是引用黑白光影在2009-8-13 15:54:00的发言:[br]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16 16:3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