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31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增强扫描相关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1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t增强扫描相关资料
转:ct增强扫描及其意义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后再行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病变组织密度增加称为增强或强化,其机制是病变组织内血管丰富或血流缓慢,血脑屏障破坏,含碘造影剂在病理组织中停滞、积蓄而强化。因此增强扫描可反映病理组织性质。常用的造影剂有两种:水溶性离子造影剂,如:60%-76%的泛影葡胺或碘酞葡胺;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乃派克、碘必乐、尤维显等。非离子造影剂副反应少。静脉内注射造影剂行ct增强扫描在ct日常工作中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对病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出率。通过增强扫描,病灶与实质或周围组织的强化程度往往不一致,两者的密度差异较大,可以借此发现平扫时漏检的病灶。平扫时这些病灶呈等密度或密度差异很小,或与血管断面影不能区分。实践证明,脑、肝、胰、脾、肾等实质脏器内的小病灶尤其是实质性占位,在平扫图像上呈等密度的例子比比皆是,单纯靠平扫难免有漏诊情况,也是不可取的。2、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ct平扫不仅检出率低,而且对病灶的定性和鉴别能力也是有限的,动态增强扫描根据病灶增强的有无、程度和增强方式或类型可以提高病灶的定性能力,对典型病例不难作出定性诊断。3、在已确定为恶性肿瘤的,增强扫描的目的在于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或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4、对于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显示,动态增强扫描更是必不可少的;对血管性和非血管性病变的鉴别,增强扫描同样很重要,如血管和小的淋巴结的鉴别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肺门、颈部、盆腔等部位的淋巴结与血管的鉴别在图像上常常遇到困难,通过增强扫描,浓度高的血管与强化不明显的淋巴结之间密度差异增大,很容易区别。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ct增强扫描是必需的,也是必不可少的。ct增强目的及适应症目 的:增强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对比,以利发现病灶,或更清晰显示病灶的范围和性质。胸部增强目的在于增加病变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的病灶、鉴别病变与血管断面、观察病变血供情况、血管本身有无病变;肝脏增强目的在于增加病灶与正常肝实质之间的密度差,显示平扫不能显示或可疑的病灶、根据增强鉴别病灶的性质、显示肝内外血管结构、区别囊性病变和实质性病变。适应症:1.颅脑:脑肿瘤、脑血管病变、颅内感染性病变和先天变异等;2.胸部:适应于病变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的病灶、鉴别病变与血管断面、观察病变血供情况、血管本身有无病变;3.腹部:肝癌、肝血管瘤、局限性脂肪肝、肝门癌栓、胆管及胆总管病变、胰脾占位性病变及腹腔肿块等。ct增强无绝对禁忌症,对急性脑外伤、脑卒中、药物过敏、哮喘、肾衰、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增强要慎重。ct增强扫描流程1.确定增强患者: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需要增强的患者,当班医生应在前一天对需要ct增强的患者交代清楚,提前(早上8点以前到ct室)到科室待诊、且要空腹;并在读片时对病例进行科内讨论。2.与患者及家属签增强协议:患者及家属到科室后,当班医生负责把碘过敏试验、增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碘过敏反应以及意外、过敏反应及抢救措施等与患者家属谈清楚,让患者家属在增强协议书上写下“同意增强”字样并签字,增强协议书患者家属签字后生效。3.碘过敏试验:由科内专业护士对患者进行用碘过敏试验,方法:取1ml泛影葡胺注射剂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待数十分钟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后方可进一步进行ct增强扫描,对有显著过敏反应的患者应停止增强扫描,必要时进行抗过敏治疗。4.ct增强扫描:无碘过敏反应的患者进行大剂量(一般碘普罗胺注射剂60-100ml,每公斤1.5-2ml)造影剂静脉快速注射增强扫描;方法:取碘普罗胺注射剂60-100ml,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快速注射,开始注射后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并积极抢救,在注射20s左右时开始ct扫描,包括动脉期、静脉期以及延迟扫描。
5.增强后处理:ct 增强后叮嘱患者,按压针口、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及时代谢,嘱病人取ct诊断报告时间及地点,照取增强ct片若干张(根据情况而定),测量病变大小、ct值(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片子照好后送诊断室出具诊断报告。ct增强扫描造影剂毒副反应造影剂毒副反应分三类:轻度反应、中毒反应、重度反应;1.轻度反应的主要症状:有全身热感与发痒,充血,少数红疹,头痛头晕,喷嚏咳嗽,恶心呕吐等;
2.中度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全身出现寻麻疹样皮疹,眼睑、面颊、耳部水肿。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发音嘶哑,肢体抖动等;3.重度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手足厥冷,呼吸困难,手足肌痉挛,血压下降,心搏停止,知觉丧失,小便失禁等。ct增强扫描造影剂毒副反应的预防措施1.对每一例需增强扫描的病人均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高危因素,以便选择应用造影剂及预防用药;2.术前给以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动物试验表明,增强扫描前用皮质激素可减轻造影剂的毒副反应。可在造影前用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ml静注。3.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研究与临床应用表明非离子造影剂比离子造影剂更安全、可靠,即使高危病人,使用也很少发生中、重度反应。但非离子造影剂价格昂贵,一般用于高危人群;但非离子造影剂并非绝对安全,也有死亡病例报道,故使用时应注意观察,不能麻痹大意。4.严格控制造影剂用量,掌握注射速度:造影剂应用量应控制在能达到诊断目的的水平即可,尽量少用;5.注射造影剂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有副反应者,立即停止注射或停止扫描,立即进行抢救,这是避免死亡事故发生的关键。ct增强扫描造影剂毒副反应处理措施1.轻度反应:öhôû&xö!·“应使患者安静休息,吸新鲜空气或给氧,并观察发展动态;检查结束后大量饮水;服用抗组织胺药物(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或再次静注地塞米松10mg,以防进一步发展。2.中度反应:1)对无高血压,无心脏病,无甲亢患者用肾上腺素0.3-0.5ml皮下注射;2)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或氢化可的松50mg;3)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100mg+5%-10%葡萄糖盐水;4)给氧;5)注意保暖;6)喉头水肿者加用地塞米松5mg,肾上腺素1支(1mg)做喉头喷雾。3.重度反应:1)继续上述方法处理,并立即通知领导、有关专家及急诊科参加抢救处理;2)对血压下降,心跳微弱者用盐酸肾上腺素,阿拉明,新福林,多巴胺等,必要时另开一路静脉点滴5%碳酸氢钠250ml;3)对喉头水肿严重,窒息,青紫应考虑做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只要认真重视上述预防措施,一旦发生毒副反应及时正确处理,严重的危机生命的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6 01: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17 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17 22:32 | 只看该作者
好啊,我抄一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8-22 06:41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8-23 0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8-23 16:14 | 只看该作者
请各位老师发一份《碘对比剂增强知情同同意书》我科现在有个高度怀疑肝肿瘤患者急需增强,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8-24 01: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提供,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8-24 03:18 | 只看该作者
我这有个:
  “碘对比剂使用患者知情同意书”内容
    1.既往无使用碘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病史。
    2.无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肾功能不全、哮喘病史。
    3.使用碘对比剂,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2]。
    轻度不良反应:咳嗽、喷嚏、一过性胸闷、结膜炎、鼻炎、恶心、全身发热、荨麻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重度不良反应:喉头水肿、反射性心动过速、惊厥、震颤、抽搐、意识丧失、休克等,甚至死亡或其他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
    迟发性不良反应:注射碘对比剂1 h至1周内也可能出现各种迟发性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骨骼肌肉疼痛、发热等。
    4.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碘对比剂漏出,造成皮下组织肿胀、疼痛、麻木感,甚至溃烂、坏死等。
    5.使用高压注射器时,存在注射针头脱落、局部血管破裂的潜在危险。
    6.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不良反应的症状,请及时与相关医师联系(注明联系电话)。
    7.我已详细阅读以上告知内容,对医护人员的解释清楚和理解,经慎重考虑,同意做此项检查。
    8.签署人包括患者或其监护人;监护人与患者关系;谈话医护人员。
    9.签署时间。
    不符合上述条件,又需要使用碘对比剂者,建议签署“患者使用碘对比剂知情同意书”时,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增加针对该患者具体情况的相关条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9-3 04:2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