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453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CT增强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教各位老师,小儿和婴幼儿的ct增强怎么做?术前准备是怎么样?谢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4:44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在什么地方能查到相关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6-22 00:45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13 21:26 | 只看该作者
应向患儿及其家长介绍ct增强检查的方法、优点及安全性和对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解除家长心中的疑问和紧张心理,积极指导家长主动配合,消除患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恐惧感。使部分较大年龄儿童能配合完成扫描,而对于不易合作患儿在镇静后可顺利完成扫描。精神因素是影响过敏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故通过耐心的解释工作可使患儿及家长心情放松,以达到预防和减轻造影剂反应发生的目的。本组共出现16例轻度过敏反应,5例中度过敏反应,因造影前良好的心理准备,故患儿及家长情绪较稳定,且不良反应在对症处理后很快消失,造影效果良好。

  使用镇静剂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故对听话懂事的患儿尽量不使用镇静剂,尽量使用安慰的方法使之合作。而对于不能合作必须使用镇静剂的患儿,剂量应按体重一次给足,避免重复给药,否则效果不佳。在使用镇静剂后,应严密观察其血压、脉搏、面色是否正常,呼吸的深浅,口唇有无发绀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医生。

  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某些情况下人群发生造影剂不良反应几率高于普通人群5~10倍,因此要倍加重视。护理人员应熟悉造影剂性能、不良反应、并发症,并准备好急救器械和药物,如氧气、吸痰器、血压计、肾上腺素和异丙嗪等。同时应详细检查患儿的准备工作,了解患儿有无药物过敏史,严格掌握增强扫描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本组患儿均安全地完成了ct增强扫描检查。

  协助家长去除患儿扫描部位的金属物品和影响图像质量的饰物,并按照检查部位摆好体位,尽量使患儿舒适。同时,在ct扫描中应做好患儿和家长的防护工作。用铅衣、铅帽等将患儿的非检查部位遮盖起来,尤其对于儿童性器官和内分泌腺要特别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照射。对于家长应尽量减少陪护的人数,必须要陪护的,家长也要穿戴铅衣、铅帽等防护用品。

  在增强扫描中,虽然使用的是非离子型造影剂,不易产生不良反应,但仍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因此我们常规给患儿建立静脉通道,可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用药。在静脉穿刺时,由于儿童静脉较细嫩,应仔细看好静脉的走行、深浅,动作轻柔,尽可能一次成功,以减少患儿不必要的痛苦。注射造影剂时,应注意注射速率和密切观察小儿有无反应,造影剂注射速率应控制在1~3ml/s之内,同时要观察有无脱针、渗漏等现象。若出现造影剂不良反应,轻度的可不处理,但需要密切观察,同时应从精神上安慰、鼓励患儿,使其消除紧张情绪。而对于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或病情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注药,积极组织抢救。注射完造影剂并检查结束后,患儿应在候诊室留观30min左右,静脉也应留针15~30min,以便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时及时用药。采用水合氯醛镇静的小儿,在检查结束后应观察小儿呼吸、脉搏等体征,待清醒后,无不适方可离院,交代患儿家长回去后患儿如有不适应随时就诊,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从肾脏的排泄。对于在增强扫描结束后有轻度不良反应者,应待症状好转,不良反应消失后方可离开;而出现中度及以上不良反应时应与医师共同处理后视病情稳定再护送患儿至病房或急诊科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6-21 16:46 | 只看该作者
尽量不做,选择mr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6-22 13:44 | 只看该作者
四楼说的很详细,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7-6 08:26 | 只看该作者
zb5205
说的很对,可经常工作中还是很难处理,睡着了,打针右醒了,ct伪影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7-27 21:22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说得好。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8-13 16:48 | 只看该作者
四楼老师说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9-4 2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