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705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核磁共振基本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9-14 2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核磁共振基本知识!!!
我希望大家多关注mri的基本知识,mri发展很快,以后我们影像人不懂mri的诊断知识,肯定会落后于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在此给大家一些基本知识了解一下.
  
  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是医学影象学中的一场革命,是继ct、b超等影象检查手段后又一新的断层成像方法,与ct相比,mri具有高组织分辨力、空间分辨力和无硬性伪迹、无放射损伤等优点,同时在不同对比剂的条件下,可测量血管和心脏的血流变化,广泛应用于临床。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成像,现称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xonance imaging, mri)。从原理的发现到目前临床各种先进成像技术的应用,是基于科学家们对原子结构的不断认识。1924年pauli发现电子除对原子核绕行外,还可高速自旋,有角动量和磁矩。

  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percell及斯坦福大学的bloch分别独立地发现磁共振现象并接收到核子自旋的电信号,同时将该原理最早用于生物实验,在物理学、化学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1952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磁共振成像的设想出自damadian。1971年发现了组织的良、恶性细胞的mr信号有所不同。1972年p. c. lauterbur用共轭摄影法产生一幅试管的mr图象。1974年作出第一幅动物的肝脏图象。随后mri技术在此基础上飞速发展,继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由于人体内各种不同组织如骨、软骨、软组织和其他器官的水和脂肪等有机物的含量不同,同一组织中正常与病变环境下质子的分布密度不同,其弛豫时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人体中h原子分布状态进行研究,以组织的二维、三维高分辨力图象加以显示,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磁共振成像法是在80年代初才在医学上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技术,它是目前获得信息最多的成像方法,能对全身进行扫描并在屏上显示病变,是现代医学诊断的先进手段。

  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无侵袭的检查方法,对患者没有射线影响。诊断的依据是人体内水分中氢核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信号强弱不仅取决于人体所含氢核密度,而且还取决于氢核在分子结构中的位置和分子周围的环境状态。

  核磁共振成像的优点是不需要移动患者就能获得无重叠的、不失真的、任何解剖方向的断层图像。打破了以往医学影像诊断的惯例,克服了以解剖学为基础的局限性,可以在分子结构的水平上进行诊断。所以,它不仅能描述物质的物理特性,还能观察活体组织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状态。利用核磁共振图像,可以早期并全面地显示心肌运动障碍的范围和位置;还能明确地划分出血栓形成的范围及显示人体组织中含水含脂肪的部分;还能进行早期肿瘤识别,把正常的组织结构、良性肿瘤结构与恶性肿瘤结构区分开.
(二)核磁共振基本概念!!!
什么叫核磁共振成像术(mri)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术(mri)。
  mri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这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 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mri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 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

  mri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转移瘤)、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病变)、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盘后突、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原发性肝癌、房间隔缺损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

  mri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能作mri的检查,另外价格比较昂贵。

(三) 核磁共振原理!!!
磁 共 振 成 像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早在1946年block与purcell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lauterbur1973年发表了mr成象技术,使核磁共振不仅用于物理学和化学。也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各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为了准确反映其成像基础,避免与核素成像混淆,现改称为磁共振成象。参与mri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9-18 0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核磁共振基本知识!!!

斑竹老师:
请问mri怎么区分良性肿瘤结构与恶性肿瘤结构?不胜感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9-28 04:55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来说肿块的信号非常高或非常低就越趋于良性,良性肿瘤由于分化较好,与周围组织结构信号相似,而恶性肿瘤分化较差,往往生长较快,容易合并囊变,坏死,出血等,所以信号也多不均匀,但某些良性肿瘤信号也可不均匀,如神经鞘瘤等;关键也要看肿块与周围软组织关系,是否受侵,分界是否清楚,有无远处或临近淋巴结肿大等征象.任何一个可能改变其性质的征象我们都不能放过,看片要全面仔细,不能仅仅盯着病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9-29 17:17 | 只看该作者
版主,你94年是不是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实习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 08:06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想必楼上的战友认识我吗?如果认识那真是:缘分哪!!![emb21][emb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0-2 15:23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能更多更方便更好的讨论一些理论方面的问题(主要是mri)我刚建了个qq群17175342 欢迎各位老师们来指导讨论![emb2][emb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0-3 17:49 | 只看该作者
这里修正哈群16099695是为大家方便讨论mri的诸多问题欢迎来加入mriqq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0-10 03:3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斑竹提供如此详尽的磁共振知识,
有一点补充永磁型磁共振最大场强是0.35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0-11 02: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帮主提供的mri的基础知识很详细。我以全文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10-24 06:36 | 只看该作者
好东东,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