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
微信
微博
QQ群
普通登陆
QQ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影像医生
也能
网上问诊
了
首页
社区
BBS
新闻
读片会
影像图库
锐滴达
医影在线
»
社区
›
影像读片
›
MRI病例讨论
›
MRI1233: M 17岁,头颅病变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3170
|
回复:
17
MRI1233: M 17岁,头颅病变
[复制链接]
zhangyuanmr
zhangyuanmr
当前离线
积分
641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0:0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140)
m 17岁,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视力下降数月,突然加重,在外院按脑梗塞治疗数天,病情加重来我院就诊.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9-21 18:07:46 修改过]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10-9 22:45:17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赞同
0
反对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MMM
LIMMM
当前离线
积分
0
2
#
发表于 2007-9-22 04:38
|
只看该作者
姣质瘤。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uo706
luo706
当前离线
积分
0
3
#
发表于 2007-9-22 05:16
|
只看该作者
团块状占位,侧脑室推压,不均匀环状强化,周边水肿带。
首先恶性胶质瘤伴瘤内出血。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生
一生
当前离线
积分
6
4
#
发表于 2007-9-22 05:20
|
只看该作者
年轻患者,颞枕顶叶肿块出现坏死、囊变、出血,明显强化,周围中度水肿,颅骨破坏,考虑:pnet。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jing
jiangjing
当前离线
积分
24864
5
#
发表于 2007-9-22 15:16
|
只看该作者
年轻患者,颞枕顶叶肿块出现坏死、囊变、出血,明显强化,周围中度水肿,颅骨破坏,考虑:室管膜瘤或pnet。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林
老林
当前离线
积分
855
6
#
发表于 2007-9-23 21:23
|
只看该作者
左顶枕叶肿瘤伴出血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iajie
jiajie
当前离线
积分
15679
7
#
发表于 2007-9-25 14:40
|
只看该作者
成人颅内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诊断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颅内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8例,术前均行mri检查,采用se序列,行t1wi、t2wi及t1增强检查。结果 8例肿块均位于幕上,其中颞叶3例,枕叶、顶叶、额叶、额顶叶及颞顶叶各1例。本组病例肿块均较大,均位于脑实质内,占位效应明显,最大者为6.0cm×5.2cm×6.2cm,最小者为4.5cm×3.8cm×3.8cm;位置表浅,邻近脑膜,但周围脑膜无明显增厚;肿块形态:类圆形6例,不规则形2例;肿块边缘清楚;均匀实性肿块6例,肿块内可见囊性改变2例;肿块周围可见轻度水肿6例,2例肿块周围无水肿;肿块信号相对均匀,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其中2例肿块内可见脑脊液样t1、t2信号影;肿块呈均匀强化6例,环状强化2例。结论 成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如充分认识其mri征象,则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影像诊断。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核磁共振成像诊断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todermal tumour,pnet)由hart等于1973年首次报道[1,2],它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高度恶性的神经系统肿瘤,为神经嵴衍生的较原始的肿瘤,主要由原始神经上皮产生,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侵袭性生长,广泛脑脊液播散,预后极差,大部分仍需通过病理诊断才能确诊。组织形态学属于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外周性较常见,文章报道较多,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相对较少见,而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更为罕见,仅占整个脑肿瘤的0.1%左右,且多见于儿童[3],成人非常罕见。现将2000年1月~2005年6月经我院mri检查后我院或外院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pnet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0年1月~2005年6月经我院mri检查后我院或外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幕上pnet 8例,男5例,女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8岁,平均34岁,病程7天~10个月不等。
1.2 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颅内高压症状5例,其中伴有肢体无力及抽搐4例,伴有步态不稳表现1例,单纯头痛3例。术前均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检查,造影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为0.2ml/kg。
1.3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maconi公司生产的1.5t edge eclipse型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运用se序列连续扫描,层厚10mm,层距5mm,扫描参数:轴位t2wi(tr/te= 4000/112ms),轴位及矢状位t1wi(tr/te=350/12ms)平扫及增强扫描,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mri表现 8例肿块均位于幕上,其中颞叶3例,枕叶、顶叶、额叶、额顶叶及颞顶叶各1例。本组病例肿块均较大,均位于脑实质内,占位效应明显,最大者为6.0cm×5.2cm×6.2cm,最小者为4.5cm×3.8cm×3.8cm;位置表浅,邻近脑膜,但周围脑膜无明显增厚;肿块形态:类圆形6例,不规则形2例;肿块边缘清楚;均匀实性肿块6例,肿块内可见囊性改变2例;肿块周围可见轻度水肿,其中2例肿块周围无水肿;肿块信号相对均匀,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其中2例肿块内可见脑脊液样t1、t2信号影;肿块呈均匀强化6例,环状强化2例,肿块周围脑膜无明显增厚增强(图1、图2)。术前诊断为胶质瘤6例,生殖细胞瘤1例以及淋巴瘤1例。
2.2 病理结果 8例均手术病理证实为pnet。
图1 t1wi横断位(a)、矢状位(b)及t2wi横断位(c):右侧枕叶可见类圆形实性肿块影,边缘尚清,肿块周围水肿,占位效应明显,肿块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 图2 t1wi增强冠状(a)、矢状(b)及横断位(c),肿块明显强化,边缘清晰,占位效应明显,右侧脑室后角受压
成人颅内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诊断 来自: 免费论文网
3 讨论
3.1 pnet概述 1973年hart等首次报道了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todermal tumour,pnet)[1,2],其所描述的pnet为发生于小儿大脑的未分化性肿瘤,在组织学上与小脑髓母细胞瘤相似,并认为它与小脑髓母细胞瘤一样,来源于神经上皮细胞未分化的前体细胞[4]。2000年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胚胎性肿瘤分为以下4类:髓上皮瘤、室管膜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及其变型,以及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及其变型(包括神经母细胞瘤)。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曾有过其他一些名称[4~6],如大脑髓母细胞瘤、大脑神经母细胞瘤、大脑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和蓝瘤。目前对pnet的定义为:大脑或鞍上由未分化或低分化神经上皮构成的高度恶性的肿瘤,肿瘤细胞可以向神经元细胞、星形细胞、室管膜细胞、肌细胞以及黑色素细胞谱系分化[6]。pnet多发于幕下,幕上发生者较少[3]。
3.2 pnet的临床与mri特点
3.2.1 pnet的临床特点 成人幕上pnet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uyiyunwu
wuyiyunwu
当前离线
积分
730
8
#
发表于 2007-9-28 07: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拾荒者
拾荒者
当前离线
积分
39688
9
#
发表于 2007-10-11 03:32
|
只看该作者
mri1233结果:纤维型星形细胞瘤3级。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信天游
信天游
当前离线
积分
714
10
#
发表于 2007-10-11 04:54
|
只看该作者
图像清晰点就更妙拉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儿科病例
guangbo_forum
CT病例讨论
版主管理
海阔天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