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306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血管CT解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血管ct解剖
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s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无创性冠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能清楚显示心脏及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特别是亚秒扫描速度和心电门控部分影像重建技术的开发,达到了各向同性的容积扫描图像是形成ct冠脉清晰成像的技术基础。
断面图像通过造影剂在不同时相的对比能清晰显示心脏的腔室、乳头肌、心室壁、房室间隔、瓣膜、大血管与冠脉的主要分支(图42)。ctca对冠脉1、2级分支的显示具有多种优势,vr( volume rendering)技术作为一种容积显示方法可显示心脏和冠状动脉三维结构(图43)。

右心房由胚胎发生时原始心房和原始静脉窦两部分演变而成,两部的分界在心脏内面形成一条纵行肌嵴、即界嵴。界嵴在ct上表现为右心房侧壁上的充盈缺损(图44)。下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有胚胎时期残留的半月形的下腔静脉瓣,表现为下腔静脉入口处指状结构伸入右心房。右心室位于心室的最前方,流人道上有三尖瓣复合体;流出道位于右室前上方,称动脉圆锥或漏斗部。
左心房位于心脏的后上方,在左心耳与左上肺静脉交界处可见左心房壁折叠,形成平滑肌嵴,顶端可膨大,呈火柴头状(图45)。

左心室位于右心室左后方,两者之间为室间隔,大部分由肌性部分构成,厚度与左心室壁一致,称为室间隔的肌性部;小部分位于肌性部的上方,菲薄呈膜状为室间隔的膜性部。左室乳头肌(图46)分为两组:前乳头肌位于左室前壁和外侧壁的交界处,常为单个粗大型;后乳头肌位于后壁和近隔壁的交界处,通常可见2~3个,二尖瓣借腱索附于左心室乳头肌上。左心室流出道的出口为主动脉口,口上附有3个半月形的主动脉瓣(图47)。

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壁之间的内腔称为主动脉窦。主动脉窦2个在前,1个在后,分别称为主动脉左前窦、右前窦和后窦或无冠窦),前两者的窦内分别有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图45)。
左冠状动脉( lca)起自左冠状窦外壁,先为左主干( lm)、后分为左前降(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支和左回旋(left circumflex,lcx)支,前降支再分为对角支或中间支、前间隔支、左室前支、左圆锥支和右室前支。回旋支再分为钝缘支、左室前支、左室后支、窦房结支和心房支。右冠状动脉(rca)起自右冠状窦侧壁,主干长,分为后降支或称后室间支、左室后支、右房支、圆锥支、右室支、锐缘支及房室结支等。冠状动脉蜘蛛位三维vr图像(图48)、

mip(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及cpr(curved planarreformats)图像能较清楚全面地显示冠脉的1、2级分支(图49~54)。



左、右冠状动脉在心脏胸肋面的分布范围变化不大,但在心脏膈面的分布范围因左、右冠状动脉的发育程度不同而出现较明显差异。根据ct显示,左、右冠状动脉在膈面分布区域的大小可分为3型:①右优势型(图55)。右冠状动脉在心室膈面的分布范围较大,除右室膈面外,还越过房室交点以及后室间沟,分布于左心室膈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后室间支来自右冠状动脉,此型最多见,占65.7%左右。②均衡型。左、右心室的瞒面各由本侧的冠状动脉供应,左、右冠状动脉的分布区互不越过房室交点。后室间支为左或右冠状动脉的末梢支,或同时来自于左右冠状动脉,此型约占28. 7%。③左优势型。左冠状动脉较粗大,除发出分支供应左心室膈面外,分支还越过房室交点、供应右室膈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包括后室间支和房室结动脉均发自左冠状动脉,此型约占5.6%。
除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窦外,有时还可有小的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窦,称为副冠状动脉(accessory coronary artery),出现率约44%(图56)。副冠状动脉多数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口附近的主动脉右窦,一般较细小,可分布于动脉圆锥附近,代替右圆锥支,也可分布于右心房前壁或右心室前壁代替右房前支或者右室前支。
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一般均走行于心外膜下的脂肪组织内,如果在冠状动脉发育过程中,原始小梁动脉网外移失败,则出现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中被浅层心肌所覆盖,这段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 nica或tunneled artery)(图57),覆盖该段动脉的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 myocardial bridges,mb)。壁冠状动脉可见于前室间支、后室间支、左室前支、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等处,以前室间支中段最多见,长度一般为0. 2~2cm,管腔形态可为圆形、椭圆形、心形、不规则形或线形,心肌桥的厚度一般为2~4mm:mb-mca -般被认为是良性先天发育异常、多数心肌桥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当心肌桥不同程度影响心肌供血时可导致冠脉事件发生,临床症状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室颤动或猝死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6-28 1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6-28 21: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6-28 23:5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6-28 23: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6-29 01:02 | 只看该作者
漂亮,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7-5 2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7-6 0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7-8 21: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7-12 04:2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