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30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RI3522:女性,60岁。右耳听力下降8年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3 1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周前出现一过性视力障碍。
患者自诉12、3岁时患过右耳中耳炎。

0072785 (273 KB, 下载次数: 41)

001.jpg

0072786 (266 KB, 下载次数: 33)

002.jpg

0072787 (258 KB, 下载次数: 43)

003.jpg

0072788 (271 KB, 下载次数: 45)

004.jpg

0072789 (274 KB, 下载次数: 39)

005.jpg

0072790 (271 KB, 下载次数: 37)

006.jpg

0072791 (249 KB, 下载次数: 33)

007.jpg

0072792 (247 KB, 下载次数: 45)

008.jpg

0072793 (242 KB, 下载次数: 42)

009.jpg

0072794 (285 KB, 下载次数: 61)

010.jpg

0072795 (270 KB, 下载次数: 43)

011.jpg

0072796 (261 KB, 下载次数: 39)

012.jpg

0072797 (264 KB, 下载次数: 58)

013.jpg

0072798 (270 KB, 下载次数: 61)

014.jpg

0072799 (282 KB, 下载次数: 26)

015.jpg

0072800 (297 KB, 下载次数: 42)

016.jpg

0072801 (282 KB, 下载次数: 39)

017.jpg

0072802 (257 KB, 下载次数: 61)

018.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1-3 1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4 08:42 | 只看该作者
右侧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可能性大。
鉴别听神经鞘瘤:听神经瘤一般为长T1、长T2信号,本例为等T1\等T2信号,多有囊变,有内听道扩大,本例CT骨窗看右侧内听道口无明显扩大,硬膜尾征明显,从CT密度看也支持脑膜瘤。不支持点在:MRI增强后右侧听神经似有明显强化,但左侧强化不显著?其次病变基底部在听神经口处有尖角状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4 08:58 | 只看该作者
过网络会诊及我们的分析,本例考虑小脑幕脑膜瘤应该问题不大。其依据有:
1、CT上呈等或略高密度,其间还见点状钙化;
2、MRI 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
3、DWI高信号;
4、强化明显且均匀。
关于小脑膜脑膜瘤,查阅了一些文献,现在把这些东西贴在这里和大家共享:

关于小脑幕脑膜瘤
临床表现及病因
常见症状:头痛、共济失调和恶心呕吐。常见体征:颅内压增高伴视神经功能障碍和小脑功能障碍。肿瘤较大时出现肢体运动障碍、癫痫、对侧同向偏盲、小脑症状和患侧V~IX脑神经损害等。
脑膜瘤易发生在女性,可能与性激素有关。放射治疗也可能是脑膜瘤的诱发因素之一。
细胞来源及大体病理
大多数脑膜瘤来源于蛛网膜颗粒的特殊细胞即蛛网膜帽细胞,少数起源于硬膜的纤维母细胞或附于脑神经、脉络丛的蛛网膜组织。呈球形或扁平状;跨幕者则向小脑幕两侧生长形成骑跨呈哑铃状或蝴蝶状,表面因有分叶而呈结节状。肿瘤可突向枕叶或脑干或小脑。
好发部位及分型
肿瘤好发于小脑幕侧翼,次之为窦汇、横窦、乙状窦和岩窦附近,少数从小脑幕裂孔游离缘长出。
依据肿瘤主体所在的位置、肿瘤主要附着部位、肿瘤起源及累及范围等将小脑幕脑膜瘤分为三个亚型:内侧型、外侧型和镰幕型,再按其累及范围分为幕上、幕下和跨幕。
CT表现
CT平扫肿瘤多呈略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瘤内可有点状、星状或不规则钙化。偶尔整个瘤体可完全钙化,较大肿瘤内囊变、坏死和出血较常见。增强检查,病变明显均匀增强,动态增强检查脑膜瘤的时间密度曲线与血管同步升高,达峰值后则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平稳,其后缓慢下降。瘤体周围水肿呈现低密度。肿瘤附着处的硬脑膜强化明显(即脑膜尾征)。
MRI表现
平扫绝大多数小脑幕脑膜瘤脑白质扭曲征和皮层灰质向内移位;于脑实质与肿瘤间可见裂隙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T1WI肿瘤呈等低信号或略高信号,T2WI图像肿瘤为高或略高信号,等信号较少,FLAIR序列呈高信号。瘤体内可混杂不同信号改变。肿瘤边缘多有较完整包膜。肿瘤临近硬脑膜发生鼠尾状增强,此即脑膜尾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
小脑幕脑膜瘤位于脑外,边界较清楚,密度或信号相对均匀,钙化率较高,增强检查有明显增强,与小脑幕广基底相连或骑跨生长,并多可见脑膜尾征,影像学诊断并不难。但由于CT常规轴位扫描,可能将突入脑组织的小脑幕脑膜瘤勿认为脑内病变,诊断的关键是有脑膜瘤的意识,进行CT多重面重组或行MRI检查,多方位观察可作出准确定位、定性诊断。此区肿瘤较少,主要需与下列肿瘤鉴别:
1、血管外皮瘤 血管外皮瘤易发生坏死和囊变,密度、信号多不均匀。血管外皮瘤一般无钙化,有钙化则支持脑膜瘤的诊断。血管外皮瘤周围流空血管影较脑膜瘤更明显,术后容易复发,脑膜瘤完全切除后极少复发;
2、脑膜转移瘤 常多发且多合并脑内转移灶,再结合临床病史可以鉴别;
3、脑叶胶质瘤。结合多轴位图像,明确其与脑膜关系,鉴别不难。
4、至于听神经瘤,楼上的gs-cds 在线战友已经说得很好,这里就不再赘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4 10:4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右侧跨小脑幕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4 14:50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右侧桥小脑角区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4 19:35 | 只看该作者
同意脑膜瘤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5 16:00 | 只看该作者
向地板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4-7 12:1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右侧跨小脑幕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4-7 12:30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右侧桥小脑角区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