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96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盆腰部] CT31730:脾脏内散在多发斑点状、砂粒状钙化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2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该患者是因外伤,行CT扫描,见脾脏不大,内部可见散在分布斑点状、砂粒状钙化灶;请问脾脏这么多的钙化,有哪些病能出现这情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2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30 22:48 | 只看该作者
(载自“影像医学”)—引起脾内钙化的病因较多,但肉芽肿是其中最主要的。肉芽肿钙化呈点状,可伴有肝内或肺内钙化。脾附近或脾内静脉石见于血管性异常,如血管瘤。脾周边部环形钙化见于陈旧性血肿或动脉瘤。脾动脉或动脉瘤的钙化可呈曲线状,常见于脾门部。寄生虫感染可有脾钙化,脾包虫囊肿仅在明确囊内容物时方可诊断。晚期血吸虫病除有巨脾型外,有时会出现钙化。但应有疫区接触史。本病例脾实质散在性粟粒状、不规则高密度钙化应首先考虑肉芽肿钙化(脾结核)可能。建议胸部X线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22:55 | 只看该作者
该患者是外伤来的,正好,CT也做了检查,中上肺均均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只是左下肺可见创伤性湿肺,左侧多发多根肋骨骨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30 22:59 | 只看该作者
脾、肝、肝门淋巴结多发沙粒样钙化灶,考虑陈旧结核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31 08:05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板凳的论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31 0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31 08:26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感染性病变后遗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31 09:24 | 只看该作者
少见,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31 09:4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板凳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