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41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RI3623:M 33主因头痛,右侧肢体不适5天来诊,无恶心、呕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期曾有头部外伤史,BP115/90。
我们考虑颅咽管瘤可能性大?看看战友们意见

00114672 (102 KB, 下载次数: 28)

01.JPG

00114673 (102 KB, 下载次数: 42)

02.JPG

00114674 (118 KB, 下载次数: 28)

03.JPG

00114675 (94 KB, 下载次数: 23)

04+c.JPG

00114676 (82 KB, 下载次数: 28)

05+c.JPG

00114677 (104 KB, 下载次数: 37)

06+c.JPG

00114678 (109 KB, 下载次数: 37)

07-flair+c.JPG

00114679 (85 KB, 下载次数: 28)

08+c.JPG

00114680 (67 KB, 下载次数: 23)

09.JPG

00114681 (35 KB, 下载次数: 26)

10.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2-22 10:11 | 只看该作者
垂体在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2-22 10:27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垂体大腺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2-22 19:3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板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2-22 22:30 | 只看该作者
毕竟出现了蛋壳样钙化,还是优先考虑颅咽管瘤,不除外垂体瘤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2-23 09:12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垂体大腺瘤可能。理由:
1、垂体后叶高信号可见。位于T1WI像矢状位上,伴受压移位。
2、CT所显示的“蛋壳样钙化”,是由于前后床突受压变薄,继发反应性增生硬化所致。
3、周围结构受压移位,肿块强化,且肿块实性部分较多,颅咽管瘤也有实性的但没有垂体瘤为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2-23 15:15 | 只看该作者
束腰征,囊性成份少,垂体显示不清,考虑垂体大腺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2-23 15:31 | 只看该作者
发生于鞍区的囊实性病变,首先考虑垂体大腺瘤,其次颅咽管瘤。

垂体大腺瘤的支持点:
  1、发生于鞍内,蝶鞍增大,鞍底下陷;
  2、束腰征(失状位);
  3、囊实性病变,以实性为主,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压水像呈高信号,CT示肿块实性部分呈等密度,于前后床突部位呈弧形高密度,囊变部分略高于脑脊液密度。
  4、肿瘤向上生长;
  5、正常垂体未见显示;

与颅咽管瘤区别:
   1、实性肿瘤多不均匀强化,囊内信号T2为高信号,T1信号依囊液成分不同而变化较大;
   2、囊实性病变,囊变位于实性之上,此点支持颅咽管瘤,但囊变部分多较大并有弧形钙化;
   3、肿瘤多向后生长;
   4、颅咽管瘤有两个发病高峰年龄段,一个是8-12,一个是40-50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2-23 15:41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考虑垂体大腺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2-23 19:50 | 只看该作者
垂体大腺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