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梗阻原因,由于肠管相互套入,肠系膜血管受压,肠管发生供血障碍而导致肠壁水肿、淤血及坏死,甚至可以发生休克及死亡。如能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则能恢复顺利,使小儿免除手术。
临床表现:患儿常常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并有呕吐、血便。体征可触及包块。随病情进展可出现精神萎靡、腹胀、脱水甚至休克等。
空气灌肠诊断及复位:
(1)检查方法:肛门插入带气囊之导管(双腔气囊管),将气囊充气以避免导管便出,便于注气加压。
(2)气灌肠所见:当气体到达套入部时不再前进,该部可发现在肠管内有圆形、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继续注气过程中,套入部阴影沿结肠壁向远端方向后退,待到达回盲部时套入部即消失,气体进入回肠呈喷射状,气灌可以停止。
病例图示:几天前遇见的病例:女,一岁,腹泻3天后出现阵发性哭闹,并有呕吐一天余。腹部触及包块,腹部平透肠管内少量气体影,未见明显肠管扩张及液平。肛门插管顺利,自肛部注入气体,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依次充盈通畅,气体至结肠肝曲时,肠管内可见杯口样充盈缺损,继续间断注气、配合揉腹,套入部软组织影沿肠管慢慢后退,到达回盲部时呈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气体自回盲瓣处进入小肠,结肠内压力明显缩小,病儿安静、入睡,套叠整复。维持插管气囊一段时间(约半小时)后拔管(维持插管的目的是防止快速拔管后复套),病人次日大便正常,出院。
小儿灌肠应尽量少透视曝光,不点片,尽最大可能的减少患儿射线量。此病人是我间断曝光透视,然后停止透视,回放录像采集的图像,由于不是曝光点片,图片质量欠佳。
![]()
![]()
![]()
![]()
![]()
![]()
![]()
![]()
![]()
![]()
![]()
![]()
![]()
![]()
![]()
![]()
![]()
![]()
![]()
个人经验:肠套叠整复有时软组织肿块影退至回盲瓣处时,显示一类圆形软组织影(此时盲肠内可以多量气体充盈),肠壁水肿有时整复比较困难,此时若压力太大,整复会比较困难,应稍放出部分气体,减轻压力,配合手法揉复,再重复注气加大压力,反而成功机会大。
如系回回结套叠,气体进入小肠缓慢,软组织影仍不消失,小肠内未见大量气体进入,说明复套。这种情况注意不能勉强复位,否则由于加压过高而产生穿孔。
在复位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如发现下腹部气体突然增多,可见肠管外轮廓,膈下见到游离气体,此为穿孔征象,应立即停止注气,并把气体从肛管排出,立即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灌肠前应先对患儿家属交代有穿孔的可能性(尤其套叠时间久,有血便者),并让家属签复位手术同意书。
[本贴已被 sdqzwyx 于 2009-1-20 22:47:01 修改过]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9-1-20 22:53:35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