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跖骨及桡骨骨质破坏考虑尿毒症并发骨病。
尿毒症并发骨病的概念:尿毒症并发骨病,也称为尿毒症并发骨性营养不良。
尿毒症并发骨病的发病病因:这是因为病人的病情恶化至尿毒症时期时,病人机体内发生钙磷代谢障碍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3活化障碍和酸中毒等,由此而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或肾性骨病。
尿毒症骨病包括儿童的肾性佝偻病和成人的骨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质疏松、铝性骨病等。
尿毒症并发骨病的发病机理:高磷、低钙血症与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
尿毒症时出现低钙血症的原因:
1、血液中钙磷浓度之间有一定关系,当血磷浓度升高时,血钙浓度就会降低。
2、由于肾实质破坏,1,25-(OH)2VD3生成不足,肠钙吸收减少。
3、血磷升高时,肠道磷酸根分泌增多,磷酸根可在肠内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难溶解的磷酸钙,从而妨碍肠钙的吸收。血钙降低可使骨质钙化障碍,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
维生素D3活化障碍酸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多伴有持续的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可使骨动员加强,促进骨盐溶解,引起骨质脱钙,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铝性骨病。指铝代谢异常在骨中沉积引起的一系列骨组织学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