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64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2658:1,胆囊低分化腺癌,胆结石。2,胆总管下段结石,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2-4 2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手术病理结果:1,胆囊低分化腺癌,胆结石。2,胆总管下段结石,梗阻性黄疸,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肝多发囊肿。

体会:1,作为影像医生,图片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所以必须认真地对待每一幅图像,本例胆囊有结石呈沉积性小结节稍高密度影,其旁类圆形稍低密度影希胆囊底部肿瘤,胆囊有折叠,病理为低分化腺癌。2,看片不能只停留在明显的吸引征象上,本例胰腺肿胀,肾前筋膜水肿增厚,胰周积液,胆总管扩张及结石,典型的急性胰腺炎。而忽视对胆囊和肝的详细观察。总之体会就是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影像医生,就必须认真地对待每一幅图像,不能顾此失彼。



点击阅片: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922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2-4 16:12:46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2-4 2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2658:女性,62岁,以腹痛,黄疸2天收入住院。

我又仔细看了一遍,我把我标的图上传进行交流,请指正!


我认为张大夫所指的应该是肝脏内的病灶,而不是胆囊的肿块,胆囊内没有看到异常密度影像,所以不能以此作为诊断胆囊癌的影像依据。
如果从平扫影像来分析,肝脏内这个病灶可以有以下多种考虑:
1、原发性肝癌;2、血管瘤;3、转移瘤;3、炎性病灶;4、淋巴瘤.....等等。当然增强扫描尤其是三期扫描可以缩小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2-4 2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2658:女性,62岁,以腹痛,黄疸2天收入住院。

复习胆囊癌有关影像学资料,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资料]

胆囊癌

【诊断】
    胆囊癌病人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多数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这类病人在出现右上腹痛、
右上腹包块或贫血等症状时病情常常已属晚期。近年来诊断水平提高主要依靠现代影像学的进展和
对本病认识的加深。
  1.超声检查:b超检查简便无损伤,可反复使用,其诊断准确率达75%~82.1%,应为首选
检查方法。但b超(us)易受腹壁肥厚、肠管积气的影响,并且不易判定结石充满型及萎缩型胆囊壁
情况。近年来,人们采用eus(内镜超声)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us的上述问题。eus用高频率探头
仅隔胃或十二指肠壁对胆囊进行扫描,极大提高了胆囊癌的检出率,并且能进一步判定胆囊壁各层
结构受肿瘤浸润的程度。因而人们将eus作为us检查后的进一步精确判定方法。不论us或eus,其
早期胆囊癌的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隆起型病变与局限性囊壁肥厚,亦有两者混合型。
  2.ct扫描:ct扫描对胆囊癌的敏感性为50%,尤其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不如us及eus。ct
影像改变可分三种类型:①壁厚型:胆囊壁局限或弥漫不规则增厚。②结节型:乳头状结节从胆囊
壁突入腔内,胆囊腔存在。③实变型:因胆囊壁被肿瘤广泛浸润增厚加之腔内癌块充填形成实质性
肿块。如果肿瘤侵犯肝脏或肝门、胰头淋巴结转移,多能在ct影像下显示。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国内文献报告,在胆囊肿块和壁内测到异常的高速动脉血流信号是
胆囊原发性恶性肿瘤区别于胆囊转移癌或胆囊良性肿块的重要特征。
  4.ercp:有人报告ercp对于能够显示出胆囊的胆囊癌诊断率可达70%~90%,但er-cp
检查有半数以上不能显示胆囊。其影像表现可分三种情况:(1)胆囊胆管显影良好:多为早期病变,
典型病例可见胆囊充盈缺损或与囊壁相连、基底较宽的隆起病变。胆囊壁浸润者可见囊壁僵硬或变
形。(2)胆囊不显影:多属中晚期病例。(3)胆囊不显影并有肝或肝外胆管狭窄:充盈缺损及梗阻上
方肝胆管扩张已是晚期征象。
  5.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法有直接取活检或抽取胆汁查找癌细胞两种。直接活检的方法有:
b超引导下胆囊病变穿刺、ptccs(经皮胆囊镜检查)、经腹腔镜等方法。采取胆汁的方法更多,
如ercp下抽取胆汁、b超引导下胆囊穿刺、ptcd、胆道子母镜等。文献报告的细胞学检查的阳性
率虽不高,但结合影像学检查方法,仍可对半数以上胆囊癌患者作出诊断。
  6.肿瘤标记物:在肿瘤标本的cea免疫组化研究的报告中,胆囊癌的cea阳性率为100%。进
展期胆囊癌患者血清cea值可达9.6ng/ml,但在早期诊断无价值。ca19-9、ca125、ca15-3等
肿瘤糖链抗原仅能做为胆囊癌的辅助检查。

[文献摘要一]
胆癌ct表现:
①胆囊区肿块,密度不均,胆囊腔缩小或消失;
②胆囊壁增厚,呈局限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
③胆囊腔内软组织块影;
④合并胆结石;
⑤肝内外胆管扩张;
⑥肝脏直接受侵犯;
⑦累及胰和十二指肠;
⑧肝脏转移,侵犯腹壁,合并腹水。
国内文献报道:国人胆囊癌并发结石,低于国外报道;ct诊断正确率略高于b超检查。
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①ct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较清晰显示胆囊的原发病变和肿瘤扩散范围;②造影增强扫描可显示胆囊壁真正的厚度,而肿瘤所致增厚的胆囊壁密度高于正常胆囊壁及肝脏,认为早癌具有该征象,认为该征象极有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胆囊癌需与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及肝癌相鉴别。

[文献摘要二]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五位[1].86%发生在50~80岁,
女性多于男性,约3∶1[ 2]。本组年龄为41~65岁,平均53岁,男6例,女5例,胆囊癌的病因
尚不明确。一般认 为与胆囊结石并发慢性感染引起的长期刺激[2]和胰胆管汇合畸形,胆汁郁滞、
肥 胖、感染以及妊娠[3]等因素有关。80%伴有胆囊结石[2],本组合并胆囊 结石4例。
   根据胆囊癌的形态和ct表现常分为三型[1]:
  (1)腔内型:平扫表现为乳头状的, 单发或多发的软组织肿物,自胆囊壁向腔内生长,基底部胆
囊壁局限性增厚。增强扫描示肿 物明显强化。出现转移较晚[4]。本组腔内型1例,为单发的肿
物,未见明确的转移征象。
(2)肿块型:ct平扫表现为胆囊窝内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多有邻近肝组织的浸润和胆道梗阻。本
组资料中,均有肝浸润。胆道梗阻、胆管扩张1例。肿块内见高密度结石3例。
(3)厚壁型: ct平扫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的均匀或不均匀增厚。本组资料显示全部为不
均匀性增 厚,并可见局限性增厚隆起,说明均匀性的厚壁型少见,多有肝内胆管的扩张。
   本组资料还显示了肝内胆管扩张的原因,既可以是肿瘤直接在胆囊管或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处扩
展使胆 管受压引起,也可以是转移的淋巴结在肝门区、胰头和肝十二指肠韧带等处融合成块,包绕
、压迫胆道而引起。
    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无创伤性、价廉的优点:其可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2-4 2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2658:女性,62岁,以腹痛,黄疸2天收入住院。


认为张医生发布该病例结果是对的,但这两幅图片要诊断胆囊癌确实有些困难,仔细阅该片,认为胆囊上部密度稍高,似软组织密度,如果病理结果不错的话,可能这就是癌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