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33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盆腰部] CL2696:左侧腹股沟斜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1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男性,10岁。左阴囊肿大多年,可回纳。
CT所见:左侧阴囊增大,其内见大量脂肪密度影,CT值-85HU,沿腹股沟管向上与腹腔内脂肪组织相连。
CT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

00807497 (83 KB, 下载次数: 78)

a01.jpg

00807498 (89 KB, 下载次数: 80)

a02.jpg

00807499 (83 KB, 下载次数: 83)

a03.jpg

00807500 (108 KB, 下载次数: 87)

a04.jpg

00807501 (51 KB, 下载次数: 78)

a05.jpg

00807502 (114 KB, 下载次数: 77)

a06.jpg

00807503 (98 KB, 下载次数: 90)

a07.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8-26 17:5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直观清晰,为CT的腹部外科应用增添了一个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0-22 17:1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直观清晰,好贴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1-14 15:59 | 只看该作者
凡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或占腹股沟疝的95%。男性占绝大多数,右侧比左侧多见。腹股沟斜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的发病原因为腹膜鞘状突未闭,后者的发病原因除了腹股沟部有先天性缺损外,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发育不全起主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2-24 21:13 | 只看该作者
后面的重建做的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