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72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盆腰部] CT46113:女,46岁,上腹部疼痛,2012年曾行胆囊切除术,B超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12-5 14:43 | 只看该作者
考虑胃窦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2-5 14:59 | 只看该作者
胆总管扩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2-5 15:49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十二指肠壶腹囊肿,建议内窥镜进一步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5 16:31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内窥镜进一步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22:3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医影的各位老师及兄长在你们的指点下我学到很多,网上查些资料,希望能帮到和我一样的初学者  当憩室引起胆道梗阻时,可引起剧烈腹痛,如累及胰腺,则血清和尿淀粉酶升高。
  1.X线钡餐检查 可发现十二指肠憩室,表现为突出于肠壁的袋状龛影,轮廓整齐、清晰,边缘光滑(图2),加压后可见龛影中有黏膜纹理延续到十二指肠,有的龛影在钡剂排空后见到,为憩室腔内残留的钡剂阴影。较大的憩室,颈部较宽,在憩室内有时可见气液面。当憩室周围肠黏膜皱襞增粗,轮廓不整齐,局部有激惹征象或憩室排空延长,或有限局性压痛,可认为是憩室炎的表现,如憩室固定不能移动,是有憩室周围炎的表现。

图2
  继发性十二指肠憩室,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不规则变形并有肠管增宽阴影。
  当憩室较小或颈部狭窄,其开口部常被肠黏膜皱襞掩盖,或憩室内充满大量食物残渣,而不易发现憩室的存在,如有少量钡剂进入憩室或可见一完整或不完整的环影。用低张十二指肠X线钡剂造影可增加憩室的发现率。
  2.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 除可发现憩室的开口外,尚可了解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为决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3.胆道造影 可用静脉胆道造影、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道造影(ERCP)等方法检查,以了解憩室与胆管、胰管之间的关系,对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参考意义。一般憩室与胆、胰管的关系可有①胆、胰管开口于憩室底部(图3A);②胆、胰管开口于憩室侧壁或颈部等 (图3B)。这些胆、胰的异常开口常伴有Oddi括约肌的功能不正常,因而容易引起憩室内容物的逆流或梗阻而导致胆管炎或胰腺炎。

图3
  4.CT检查 憩室通常表现为突出于十二指肠肠壁之外的圆形或卵圆形囊袋状影,浆膜面轮廓光滑。由于憩室多由一窄颈与肠腔相连,CT除可显示进入其内的阳性造影剂影外,常可见其内含有气体影。需要注意的是,当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内侧憩室内进入阳性造影剂时,有可能被误为胆总管下端结石。
  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多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附近,CT表现为位于十二指肠降段与胰头之间的囊袋状造影剂外突影,突出于降段轮廓之外;当阳性造影剂未能进入憩室内时,则表现低密度液体影(图4)。

图4
  水平段和升段的憩室,表现为在肠管主层面之上或下出现的囊袋影,位于上壁的憩室内多含有气体。憩室较大时可类似肠管的形态,此时注意连续层面的观察,可明确其与肠管的关系。
  合并憩室炎或憩室周围炎时,可见憩室壁增厚,憩室侧的肠壁或周围出现水肿、密度减低,并伴有索条状影,脂肪间隙密度升高。发生于降段内侧壁的憩室炎,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与胰头间的距离增宽,其间出现低密度影,降段外侧壁正常;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水肿增厚则是以肠管为中心的全周性的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2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2-6 09:28 | 只看该作者
十二指肠降段(乳头区)憩室致低位胆道梗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2-7 22:23 | 只看该作者
十二指肠降段(乳头区)憩室致低位胆道梗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