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404|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骨关节] X3926:女,70岁,右膝关节疼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12 2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70岁,右膝关节疼痛。



[本贴已被 cefcmj 于 2008-4-12 15:10:03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4-12 22:52 | 只看该作者
骨梗死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4-12 23:07 | 只看该作者
右胫骨上端髓腔内斑片状高密度影,周围骨质无破坏;
多考虑为骨梗死可能性大。

    骨梗死是血供不足所致的弥散性灶性骨质坏死。常见的病因是潜水减压所致,故通常又称潜水减压病。非潜水性骨梗死少见, 应用大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酗酒、胰腺炎、脂肪代谢紊乱等也可致骨梗死。以上病因导致患骨局部血管损伤、骨髓内压增高或血管内栓子形成血栓、气栓、脂纺栓子最终导致骨缺血坏死。
骨梗死的好发部位:骨梗死常对称发生,易累及四肢长骨的松质部分,好发于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单个或数个病灶同时发生,左右对称或不对称。病变大小范围不一,可为数毫米或延伸至骨干的大部。
  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在疾病的不同时期表现也多种多样。一般将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改变,而mri表现为异常者确定为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上表现为髓腔内钙化,确定为中晚期骨梗死。
  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
  x线:显示髓腔内不均匀性骨化,表现为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硬化斑状影,排列成串或呈散在性分布,自干骺端松质骨向骨干延伸。如坏死清除尚无新骨形成时可为囊状或分叶状密度减低区,边缘硬化。
  ct:显示髓腔内呈地图样改变,周围环以硬化边。ct尚可显示环状高密度灶环绕的中心软组织密度区,病变区髓腔密度增高,可据此判断病灶范围,常较x线平片范围大。
  mri:相对于x线平片、ct扫描而言, mri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骨梗死较准确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早期平片为阴性改变的阶段,mri能直接、多层次的反应梗死的范围、部位及病理的不同时期。早期骨髓水肿、静脉压增高,在髓腔内出现异常信号区,t1wi为低信号,stir为高信号。骨质硬化带表现为坏死区的外围t1wi、t2wi均为低信号带。中晚期肉芽组织形成,在t2wi为高信号。死骨吸收,有新骨形成,表现为t1wi、t2wi均为低信号。
  鉴别诊断:本病表现典型容易诊断,但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应与骨纤维结构发育不良、内生软骨瘤等鉴别,本病无弓状弯曲和膨大,皮质很少受累变薄,钙化主要位于髓腔内可资鉴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4-12 23:49 | 只看该作者
1,右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2,右股骨下段及右胫骨上段骨梗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4-13 00:00 | 只看该作者
小桥流水,向您学习了。
骨梗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4-13 00:09 | 只看该作者
典型的骨梗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4-13 00:3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骨梗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4-13 00:3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骨梗死;骨梗死易累积四肢长骨的松质部分,单发或数个病灶同时发生,左右对称或不对称,囊状或分叶状密度减低区,硬化斑块影,条带状钙化骨化影,绒毛状骨纹和骨外膜增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4-13 00:48 | 只看该作者
右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右胫骨骨梗死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4-13 0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3926:女,70岁,右膝关节疼痛。

以下是引用王仕学在2008-4-12 14:52:00的发言:[br]骨梗死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