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明确的是患者存在颅颈交界处先天畸形:齿突游离小骨,游离骨与寰枢前结节似有骨性融合,本病例游离骨与齿突前缘划线不连续,先天变异中也存在这种情况,寰椎似乎是与枢椎有先天融合?图像提供不全,现在不能肯定是与枢椎融合还是与枕骨融合?矢状位上段脊髓有明显受压改变(没有软窗,观察不甚清晰),颅颈交界处处于不稳定状态,外伤可能会加重。
Os Odontoideum 游离齿状突(齿状突小骨)
要点:
游离齿状突是位于C2椎体上方的小圆形或卵圆形的皮质小骨. 创伤后导致C2椎体和齿状突骨化中心融合失败是最可能的病因,放射学特征包括C1前弓肥厚,齿状突和C2椎体之间宽大的透光性缺口,位于枢椎上关节突上方,严重的后遗症包括脊髓压迫症和死亡.
讨论:
游离齿状突是齿状突与枢椎椎体分离的一种少见病变,有两种类型:直生性齿状突小骨,位置在正常的齿突尖;而营养障碍性齿状突小骨紧贴于颈1椎体前弓或斜坡。游离齿状突的病因学仍然有争议,主要的假说认为幼童时期发生的C1和C2椎体之间的软组织损伤(经常见于婴儿从摇篮里掉出来或初学走路从楼梯上滚下来)引起,外伤后的放射学检查通常不会显示明显异常,除了咽后壁肿胀之外。外伤导致齿突尖缺血性坏死超过数月或数年。因此头侧的骨化中心不会与C2椎体融合。随着生长,翼状韧带(附着于齿状突尖端和枕部的韧带)向上牵拉小骨形成其特征性的表现。游离齿状突也会发生在先天异常的病人中,包括Down's综合症,多发性的骨骺发育不良,短颈畸形和家族性营养不良。这些病人出生伴有齿突尖的发育不良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可能颈肩部的隐痛可能是最常见的表现,其他相对少见的表现有头痛、斜颈、无力及感觉异常。最严重的并发症是C1-2椎体不稳所致的脊髓受压或椎动脉受累,这可能导致脑干症状、四肢麻痹、短暂性的意识丧失和突然死亡。评估齿状突游离的最好的方式是张口位颈椎前后位和俯曲位的颈椎侧位平片。后方环枢间距又称脊髓可用空间常常被用来作为诊断的标准。这是齿状突后缘至环椎后弓间的距离。后方环枢间距的距离小于13mm常常伴有神经学症状,俯曲位C1-C2平移超过5mm也意味着预后不良。对于有症状的游离齿状突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C1-C2椎体后缘关节融合术,尤其是对于有明显脊髓受压的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