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8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几大三级甲等医院的PACS系统应用状况对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url=][/url]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附属第二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是一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现有职工1900多人,医生700多人,床位1700多张,平均日门诊量5000人次,高峰时达6000多人。是全国“百佳医院”之一,辽宁省文明窗口单位。      PACS系统在1999年3月开始开发,1999年7月,PACS完成前期开发,2000年3月开发结束,开始试运行。2000年5月正式使用。到目前为止,影像在线存储量已达10TB以上。
使用状况
我院在1999年3月与东软公司开始共同开发PACS。1999年7月,PACS完成前期开发,2000年3月开发结束,开始试运行。2000年5月正式使用。目前各模块使用正常,每天影像数据存储量12G。
PACS使用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系统操作性好:采用全中文界面,容易掌握;可以同时使用鼠标、键盘操作,简单方便;培训周期短。报告系统具有随时形成模板的功能,大大地方便了报告的书写和规范化,便于今后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 本系统安全性好:本系统采用分组权限管理,兼顾安全性和灵活性。既有利于临床应用,又考虑到影像科室资料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系统诊断终端软件功能完善、强大,不仅能够完成CT值的测试等DICOM图像的基本数据,并具有对非DICOM图像进行黑白对比的调整等功能。可同时查阅同一病人或不同病人的不同检查的影像及结果,方便医生进行比较诊断。

  系统可输入DICOM图像以及非DICOM图像,大大地方便了一些旧设备的数字化,加快了医院数字化的进程,很好地适应不同档次的影像设备。      系统已经运行的图像种类有:CT、MRI、CR、DR、DSA、普通X线、超声、内窥镜、病理图像。二期计划开发核医学等影像设备。      系统结合主服务器及存储局域网实现海量存储,能够保证我院全部病人1年以上的影像在PACS上处于在线状态,大大缩短系统查询老病人的时间。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原深圳市中心医院)是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深圳市政府合作管理的一所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于1999年8月8日启用,医院标准设计床位800张,日门诊量4000人次。 医院人才济济,博士以上高级人才200多人,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和医院。现设置 52个专科,7个重点专科,4个硕士生培养点,承接的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科研项目已达170多项。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影像中心在使用绿德PACS系统进行会诊
PACS系统提高医院资源、信息的共享利用程度,提高诊疗质量和医院工作效率,缩短病人留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亦为远程医疗奠定了技术基础(转自中国数字医疗网社区2011年资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