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5岁。去年6月24日与丈夫吵架。6月28日自觉头痛、低热(体温37.5℃),第二天开始出现右下肢乏力,逐渐须扶持行走,不言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7月1日行颅脑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反应性抑郁症”,予抗抑郁治疗,未见好转。7月6日开始不能站立,向后倾倒,伴不能言语、大小便失禁,双上肢仍能活动。7月9日予mri检查如下:
![]()
![]()
![]()
![]()
![]()
![]()
![]()
![]()
![]()
![]()
![]()
![]()
![]()
临床诊断为“急性脱髓鞘性脑病”。予激素冲击治疗:
甲基强的松龙1000mg/天,共用3天
甲基强的松龙500mg/天,共用3天
甲基强的松龙250mg/天,共用3天
此后改用地塞米松,由20mg/天用起,使用半个月后剂量减半再用半个月,直至停止使用激素。
患者同时给予抗炎及营养大脑细胞治疗。住院70天,患者精神佳,对答合理,认识计算写字能力恢复,能扶物行走,四肢肌力、肌张力明显改善,予以出院。
患者今年6月行mri复查,患者目前除左下肢肌力稍弱外,其余与发病前无异。
![]()
![]()
![]()
![]()
该病例我们科室几位医生诊断均为“多发性硬化”。但患者家属曾请几位专家会诊,均只诊断为“急性脱髓鞘性脑病”,不肯再进一步下结论了,比较慎重。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5-10-9 1:46:01 修改过]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5-12-23 0:35:29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