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516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ZT0220:脑立体定向手术戒毒概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光逐影”会员发布了两例“脑立体定向手术戒毒”术后颅脑ct检查的病例
(ct10920: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683
ct12739: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454)。
让我们开了眼界,长了见识,非常感谢。
“脑立体定向手术戒毒”是一种比较新颖而且争议颇多的新型戒毒治疗方式。目前这种戒毒方式已经在国内被叫停了。而在叫停之前据说全国只实施了500例这类手术。因此能看到这样的CT病例是相当的难得的。我们网站竟然能够有两例这样的病例!再次感谢“随光逐影”会员的无私奉献。
查了一些文献,结合这两个病例,对“脑立体定向手术戒毒”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一、伏隔核的相关知识
伏核(nucleusaccumbens,nac)又称伏隔核(nu-cleusaccumbenssepti),是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esolimbicdopaminesystem)的一个重要部位,是脑内的重要奖赏中枢。与人类精神活动,特别是与成瘾药物的奖赏效应关系密切。脑立体定向手术戒毒主要就是针对这个部位进行的。因此必须对它有所了解。
1、定义:
顾名思意,“伏隔核”的意思就是“贴伏于隔区的灰质核团”。但是对“隔区”这个概念我不太清楚,原本以为是指透明隔,但是进一步了解,伏隔核的位置应该离透明隔还有一些距离,所以这个“隔区”到底是什么意思?
2、解剖定位:
伏核埋伏在尾-壳核及内囊前肢的腹侧,除内囊前肢在其背侧中间部位形成浅槽外,其余部分和尾-壳核相延续。伏核的腹侧部位于钩束向内侧走向隔区散开形成的纤维薄板上。伏核外侧紧邻外囊,内侧依偎在隔区外侧。伏核的前端缩窄,主要被内囊前肢包裹。后端横宽,紧靠前连合,部分核体包绕前连合颅侧和腹侧。
3、大小:
伏隔核积较小,其前后径约10mm,左右径约15mm,上下径约10mm,且前部缩窄后部宽扁,这种小而不规则的结构造成其在轴位上难于显示,即使显示也多被误认为尾状核头。

二、立体定向手术戒毒方法
手术戒毒是在药物脱毒治疗,生理依赖症状消除后进行的。这种先进的治疗方法以遥感微测定位、计算机控制,建立在现代生理学技术和细胞定位基础上的定位定向毁损术,是通过分析脑细胞中的电信号,并辅之于核磁共振、螺旋ct等先进图像诊断技术,从而确定引起成瘾的最佳手术靶点———"犒赏性神经中枢”里的伏隔核。然后用射频加热的方法消除吸毒患者大脑中的成瘾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立体定向戒毒手术的适应症是吸毒三年以上、药物戒毒三次以上、药物脱毒后3周复吸、无外科手术禁忌症的吸毒者。

以下是在相关论文中提取的两副伏隔核位置的图片:



实际上这两幅图片也没有具体指明伏隔核的位置,倒是“随光逐影”会员发布的ct12739病例,两个软化结节,应该就是伏隔核吧?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6-14 18:10:10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6-15 07:0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翁先生的精彩论述,让我们对脑立体定向手术戒毒有了更进一步的比较全面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9-12 10:52 | 只看该作者
新名称,新概念,
值得游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2-16 05:5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翁先生的精彩论述,今天遇见一例,死活想不起这手术较叫什么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