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显示器,会比普通显示器贵上二、三十倍,是因为其对诊断质量的直接影响导致的校准上的高要求!
显示器校准,严格讲应该是通过“显示链路”对“显示器”的“显示效果”进行校准。其目的,是保持数字影像显示的标准性和一致性。通俗点讲就是,对一幅数字影像的显示:
一是应该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二是今天看到的和一年前的今天看到的应该一样。
校准的对象,主要是显示器上各个像素的亮度值(一般用ftl即英尺流明数),其次是空间畸变(如画一直线结果显示成一曲线、画一正方形结果显示一长方形或梯形)。医用显示器区别于普通显示器的重点是亮度值的校准。
亮度值主要校准三个值:最大亮度值、最小亮度值、线性度。即:
-当影像ram像素数据的亮度值为最大(或最小)时,显示器的像素发光亮度值为一标准规定的最大(或最小)ftl;
-当影像ram像素数据的亮度从最小值到最大值线性变化时,显示器的像素发光亮度值ftl是线性变化的。
为此,在显示链路(显卡或显示器)中要设计“查找表lut”和“亮度反馈”两种模块。
显示时,像素亮度值(z值)从内存取出后,在送到显示器像素亮度驱动电路之前,要先被lut转换一遍。
校准时,根据亮度测量的结果,校正lut中的值,来补偿从ram直接写一“y=x”线性函数时显示器显示亮度变化在各个亮度台阶上的不足或过亮,使得当从ram实际写一“y=x”线性函数再通过lut送到显示器上时,显示器各个像素显示的真正亮度在各个亮度台阶上都是线性的。
当显示器屏幕上固定安装有亮度探测器时,可以做到每次开机时就能自动对显示链路做校准。但较昂贵!
totoku(东特)的i系列医用显示器屏幕上就安装了外置亮度传感器。
多说一点:上面的校准,还不足以说明诊断级显示器(链路)的昂贵原因。fda参照胶片/灯箱参数规定的两点使得其昂贵:
1、最黑和最白的绝对亮度ftl值必须要遵循,尤其是最黑ftl值的控制,还真不是普通显示器能做得到的!
2、黑白显示器要比彩色显示器贵--因为它要支持大于8bit的灰阶分辨率,彩色显示器是能显示彩色,但对于医学影像的10/12/16bit灰阶分辨率,不能支持。
能满族这些要求的东西,生产量大概不到普通显示器的百万分之一,能不昂贵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