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222|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0092(CT):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化疗结束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1 1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54岁,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化疗结束后发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pe,颈软,双侧巴氏征(+).
平扫





增强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9-22 17:02:55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9-21 13:53 | 只看该作者
平扫最大病灶ct值为43hu,增强为47hu,请大家讨论这是出血还是脑内多发转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9-21 14:20 | 只看该作者
颅内多发圆形小结节,周边明显水肿带,环行强化,符合小病灶大水肿的转移瘤特点,应考虑:多发转移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9-22 0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化疗结束后

是多发转移瘤,出血不会这么光滑,周围还有水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9-23 07:07 | 只看该作者
女,54岁,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化疗结束后发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pe,颈软,双侧巴氏征(+).
平扫
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如果是多发出血,临床应该明显[颅内出血,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活动障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9-25 06:2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转移瘤,虽然大部分转移瘤是明显强化,但也有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9-25 07:22 | 只看该作者
  我强烈反对是转移性病灶,应该考虑为多发性脑出血。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即“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综合征。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何一系或二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呈现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也可增生减退。其特征为贫血,晚期多进展为造血功能衰竭或转为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mds的唯一方法。在未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中,感染和/或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 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因感染、出血而死亡。}

  由此可以看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进展表现是白血病,它是造血异常性疾病,病变只存在于骨髓中,何来脑组织内转移一说?

  我认为颅内多发性病灶只可以考虑出血或者感染。病灶呈圆形,边缘清晰,无强化,显然太不具备感染的征象了,所以我考虑应该是出血。

  至于“平扫最大病灶ct值为43hu,增强为47hu”,我的考虑是因为出血灶中血细胞显著减少而呈略高于脑组织的ct值。也就是说病人的血非常淡,显影密度低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9-25 21:4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守望可可西战友的观点。
mds约20%~60%病程中伴出血倾向,程度轻重不一,表现有皮肤瘀点,牙龈出血、鼻衄。重者可有消化道或脑出血。出血与血小板减低有关,一些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亦有缺陷。约半数患者在病程中有发热,发热与感染(呼吸道感染),其余有败血症、肛周、会阴部感染。
该例影像特点灰白质交界、深部灰质核团、桥脑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圆形、卵圆形及点状高密度影,周边环以低密度水肿带,水肿带大多在1-2cm范围内。而转移瘤的水肿带表现大多为小结节大水肿,不符合;此例中少数甚至缺乏水肿带。说明此例为慢性反复多部位的出血。
我们也有少数外伤病例中小血肿缺乏水肿的经历,主要在顶叶等部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9-30 21:1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多发转移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0-1 06:05 | 只看该作者
  我强烈反对是转移性病灶,应该考虑为多发性脑出血。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即“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综合征。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何一系或二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呈现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也可增生减退。其特征为贫血,晚期多进展为造血功能衰竭或转为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mds的唯一方法。在未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中,感染和/或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 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因感染、出血而死亡。}

  由此可以看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进展表现是白血病,它是造血异常性疾病,病变只存在于骨髓中,何来脑组织内转移一说?

  我认为颅内多发性病灶只可以考虑出血或者感染。病灶呈圆形,边缘清晰,无强化,显然太不具备感染的征象了,所以我考虑应该是出血。

  至于“平扫最大病灶ct值为43hu,增强为47hu”,我的考虑是因为出血灶中血细胞显著减少而呈略高于脑组织的ct值。也就是说病人的血非常淡,显影密度低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支持守望可可西战友的观点。
mds约20%~60%病程中伴出血倾向,程度轻重不一,表现有皮肤瘀点,牙龈出血、鼻衄。重者可有消化道或脑出血。出血与血小板减低有关,一些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亦有缺陷。约半数患者在病程中有发热,发热与感染(呼吸道感染),其余有败血症、肛周、会阴部感染。
该例影像特点灰白质交界、深部灰质核团、桥脑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圆形、卵圆形及点状高密度影,周边环以低密度水肿带,水肿带大多在1-2cm范围内。而转移瘤的水肿带表现大多为小结节大水肿,不符合;此例中少数甚至缺乏水肿带。说明此例为慢性反复多部位的出血。
我们也有少数外伤病例中小血肿缺乏水肿的经历,主要在顶叶等部位
强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