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59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0151(MRI):(局灶病毒性脑炎)[转帖]江西省第13届放射学年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0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男,14岁,反复头痛2年余,加重伴四肢抽搐10余天。患者约于2年前开始出现运动后头痛,以后枕部为主,疼痛自动缓解,家属未予重视。十天前患者睡眠中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呼吸困难,持续约5分钟左右后缓解。患者1年前因头部外伤曾行头部ct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






[本贴已被 pp 于 2007-1-21 16:05:40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2-12 17:03 | 只看该作者
左侧后枕部巨大t1wi低,t2wi高信号,边界清楚,内见较大等信号结节,周边未见异常信号,同侧脑组织肿胀,水抑制序列呈高信号并不均匀。综合考虑:皮样囊肿伴陈旧出血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2-13 02:39 | 只看该作者

修改

左侧顶后部巨大t1wi低信号,边界清楚,内见较大等信号结节,周边未见异常信号,t2wi为高信号,同侧脑组织肿胀,水抑制呈高信号、尤以结节为明显。增强结节明显强化。考虑:脑肿瘤[血管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或其他]

[本贴已被 jiangjing 于 2006-12-14 18:29:39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2-13 05: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乍一看还以为是血管母。
左侧顶叶见大囊小结节形异常信号,无明显血管流空,周边水肿不明显,囊内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呈稍高信号;小结节呈稍长t1长t2信号,flair呈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与同层面血管类似;肿块周边见一假包膜,t2呈低信号,t1及flair呈稍高信号无明显强化;另外,肿块前方实质受压明显,肿块后部与颅板关系密切,内板信号明显降低且欠连续。
综上所述,实在不能除外脑外肿瘤如脑膜瘤、特殊类型脑膜瘤或血管外皮细胞瘤等。来个冠位对定位尤有帮助!

[本贴已被 lkc8963 于 2006-12-12 21:30:20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2-14 00:47 | 只看该作者
诊断疾病,首先是对病变的全方位认识
定位准确、才能准确定性,此病例征象不再多说。
拿到省年会来读片,一定不简单。
图象应该比较全,建议楼主尽可能补全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2-22 05:29 | 只看该作者
脑内肿瘤,大囊大结节,结节明显强化;青少年

胶质瘤可能性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或节细胞胶质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2-28 19:03 | 只看该作者

病毒性脑炎误诊为脑胶质瘤1例

病毒性脑炎误诊为脑胶质瘤1例
王大力 张江 常莉莎 张丽 薛新宏 赵晓晶
 作者单位: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中国综合临床2006年4月第22卷第4期 
1 病历摘要
女, 41岁。主因发作性头痛16 d,于2003年3月8日入院。全头痛,以枕部为重,每次头痛持续约10 min,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无意识障碍。入院前曾在外院就诊,头部mr i检查示左额叶类椭圆形异常信号影,考虑胶质瘤,未用药治疗。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脑电图示轻度异常脑电图,以“病毒性脑炎”收入院。既往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2 d。入院查体: t 36. 5 ℃, p 70次/min, r 17次/min,bp 120 /70 mm hg(1 mm hg = 0. 133 kpa) ;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语利,眼球活动自如,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力ⅴ级,双侧病理征( +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8. 5 ×109 /l;病毒抗体系列、肿瘤四项未见异常。脑脊液常规示细胞总数550 ×106 /l;wbc 4 ×106 /l;余正常。头部ct示左额叶皮层区低密度灶,考虑占位性病变。头部mr i示左额叶类椭圆形异常高信号影,最大约3. 3 cm ×2. 3 cm ×2. 0 cm,考虑胶质瘤可能性大。入院诊断为: ①病毒性脑炎; ②颅内占位性病变不除外。给予消炎、抗病毒、营养脑细胞及对症处理,症状稍好转。于4月21日复查头部mr i示左额叶病变大小、形态无显著改变,病变左后外缘见一直径约3mm小结节样轻度强化影,仍考虑胶质瘤可能性大。建议转外科治疗,但患者要求出院。于2003年5月8日出院。出院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左额叶胶质瘤) 。后随访得知在北京某医院被诊为脑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开颅后发现病灶为一炎性软化灶,确诊为假瘤型病毒性脑炎。后经常出现癫发作,长期服用抗癫药物。

2 讨论

    假瘤型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性脑炎中极为少见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均不典型,与脑肿瘤鉴别困难,易造成误诊、误治。本例误诊原因:
①临床医师对病毒性脑炎认识不足,张志文等报道11 例颅内炎性病灶, 10 例误诊为脑肿瘤, 占90. 9%。
②病程不典型,发病前有明显感染史者只占54%。
③颅脑影像学检查多表现有占位效应的低密度影,与脑胶质瘤的影像学难鉴别。
④外院的误诊、误治造成对病毒性脑炎症状的掩盖。
假瘤型脑炎多以癫发作等脑“刺激”性症状起病,胶质瘤多以偏瘫、失语等脑“破坏”性局灶征起病。

]假瘤型脑炎的影像学表现与脑胶质瘤类似,以ct示皮质或皮质下局灶性低密度灶和mr i示局灶性长t1、长t2 信号出现率高,且随着病程延长,出现率增高,增强扫描后假瘤型脑炎病灶强化率较高,多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这与假瘤型脑炎病理上有局部毛细血管增生修复和变态反应性血管炎所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动态观察脑电图变化有助于鉴别,前者的脑电图异常在抗炎症治疗1个月后可好转或消失,后者的脑电图异常经治疗后无改变,但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由于病毒性脑炎早期可以各种形式起病,易误诊。

结合有关文献总结常见的其他误诊疾病如下:

(1)误诊为精神病:有文献报道病毒性脑炎约有1 /2~1 /3以精神症状为首发,单看精神症状有时很难与功能性精神病鉴别,尤其对那些病前无明显感染者,更易误诊。出现精神异常的原因主要因大脑半球受损,尤其是颞、额叶损害所致,脑电图及颅脑ct、mr i检查也支持这一点,额叶损害时可出现欣快感、摸索动作等表现;颞叶损害可出现听幻觉、感觉性失语、烦躁不安、兴奋等。临床上以下几点可作为病毒性脑炎与精神病之鉴别: ①病毒性脑炎病前多有感染史;
②病毒性脑炎除有精神异常外,病程中可有癫发作、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③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几乎均表现为弥漫性高波幅慢波,脑脊液、颅脑ct、mr i检查可有异常。在二者鉴别暂时困难时,勿行电休克及胰岛素治疗,以免加重脑组织损害。

(2)误诊为癫:如额叶、顶叶损害可引起癫发作。两种疾患的共同特点为临床上出现抽搐发作, ct和mr i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此时,除临床症状外,主要的辅助鉴别手段为脑电图检查。伴有癫发作的急性病毒性脑炎其脑电图特点为在弥漫性异常的背景上出现棘波、棘2慢波综合、尖波、尖- 慢波综合等发作波;相反,在非病毒性脑炎的癫患者的脑电图上显示在正常背景上出现发作波。

(3)误诊为早老性痴呆:以淡漠不语、人格及行为异常、智能减退首发者,尤其是年龄偏大者易误诊为早老性痴呆。早老性痴呆有以下特点:
①多为慢性隐袭起病,进行性加重;
②病前无感染史;
③早期多以记忆障碍尤其近期记忆障碍为首发症状,病程中多无癫发作及昏迷等意识障碍,初期阶段至神经系统体征出现一般需要1~3年; ④脑电图早期正常,随病情发展出现α波漫化或泛化,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多正常,颅脑ct为脑萎缩。

( 4)误诊为血管性头痛:部分轻型病毒性脑炎患者,仅有头痛及头晕,未行脑电图及脑脊液检查之前易误诊为血管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特点为:
①多为间断性头痛;
②病前无感染史;
③属功能性病变,无脑实质及脑膜定位体征;
④脑电图、颅脑ct及mr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6-18 04:22 | 只看该作者
学无止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6-23 10:35 | 只看该作者
手术结果:病毒性脑炎(局灶) 又称假瘤型病毒性脑炎!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8-13 09:31 | 只看该作者
病毒性脑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