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 70y 膈下食管段(腹段)变短增宽,贲门部呈现幕状向上牵引,膈上可见胃囊,膈上出现食管胃狭窄环(schatzki环形狭窄),此环相当于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处。有食管狭窄时,粘膜变形管腔缩窄.
鉴别 硬皮病和贲门失弛缓症时食管缺乏蠕动功能,也要和裂孔疝相区别。如发现食管有机械性缩窄,应作多方面观察。以区别新生物、溃疡性良性缩窄或食管动力性疾病,一般认为,放射科医生关于缩窄原因的报告只能作为诊断时的参考,对每位病人必须有组织学诊断。 [概述]
食管裂孔疝是指部分胃囊经松驰的膈食管裂孔凸入胸腔的疾病。可分为三种类型:(1)滑动型--为贲门前区胃底部随膈下食管、贲门疝入胸腔,可反复疝入和退回腹腔;(2)食管旁型--只部分胃底疝入胸腔而膈下食管及贲门仍在膈下;(3)混合型--除食管贲门疝入外,部分胃底与食管并行疝入胸腔。三型中以滑动型最为常见。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食管裂孔松驰增宽;(2)腹内压力增高。食管裂孔增宽可以是先天性,但更多是由于年龄增大,膈食管膜弹力组织萎缩,食管周围韧带松驰所引起。妊娠、肥胖、大量腹水、巨大腹内肿瘤、慢性便秘及剧烈咳嗽等均可使腹腔压力增高而诱发裂孔疝。此外,食管炎症、溃疡、肿瘤浸润及手术等引起食管缩短也可以造成食管裂孔疝
[症状体症]
1.胸骨后或上腹部烧灼痛或隐痛或胀痛或紧压感,疼痛扩散范围较广,餐后30-60分钟发生,下蹲弯腰和平卧可诱发,亦有心前区痛或全胸痛,少数可呈急腹症表现。疼痛多在1小时内自行缓解,当食管旁疝发生嵌顿时,突然出现剧烈上腹痛,伴呕吐及吞咽困难。 2.反流症状:嗳气、反酸、烧心、呃逆、呕吐等。 3.梗阻症状:当部分胃疝入胸腔或食管炎使食管变窄或痉挛,进食时有梗噎、下咽不顺或有食物停滞在胸骨后方,初为间歇性,久之可呈持续性。
[诊断依据]
1.多部位性疼痛。 2.有反流症状及梗阻症状。 3.x线钡餐检查可见部分胃腔位于膈上。 4.内镜检查可见齿状线上移,食管缩短,插镜不到40cm即可见到胃粘膜。食管下段、贲门、胃体小弯侧有充血水肿、溃疡或疤痕狭窄等。
![]()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6-9 23:24:13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