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肝硬化的影像学表现,很多都会加上这么一句“肝叶比例失常”。但是肝叶比例该如何测量,相信许多初学ct诊断的都不太了解,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很少有人会规规矩矩地进行测量,多是凭经验下的结论。翻阅手头上的参考书,只有李果珍教授主编的国内最早的《临床体部ct诊断学》中有介绍,但是在她后来主编的《临床ct诊断学》中也没有收录。
肝叶比例的测量数值并不准确,可操作性也比较差(在部分肝硬化患者中,由于肝叶比例严重失调,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层面来测量),还不如“肝右叶萎缩,左叶和/或尾叶增大,所以肝叶比例失调”这样的推论来得干脆,也更准确。
现将该方法摘录下来,并附上我测量的一些病例,让大家有个了解,也未尝不可。
选择肝内门静脉主支分为左右支之前的层面作为测量层面。划两条相互垂直的线:第一条与矢状面平行,与下腔静脉右缘相切;第二条与冠状面平行,与左叶后缘相切。
右叶和左叶前后径比例的正常范围是1.2-1.9;肝右叶的横径约为尾叶横径的2-3倍。
肝硬化时,r1/l大于2;当尾叶增大时,r2/c小于2;当尾叶缩小时则r2/c大于3。
![]()
![]()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6-9 23:58:05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