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形态可,体积变大,肝裂间隙变窄,其内密度不均匀减低,明显低于同层脾脏实质密度,肝内血管呈高密度----镜影征。
肝内普遍低密度常见于脂肪肝、脂肪肝性肝炎、紫瘢性肝炎、急性期肝炎、肝放射治疗后和糖元蓄积性疾病等。放射治疗后肝低密度,呈与照射野一致的段性低密度,无强化。边缘直,结合病史不难诊断。
糖元蓄积性疾病是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性疾病,为特殊酶的缺陷引起。肝ct值可增加或降低。可伴有异常肾增大、脾大、肝腺瘤、肝癌等。本病不符。
紫瘢性肝炎是肝窦扩张,常伴有肝水肿为特征的不常见疾病,肝呈非特异性低密度。结合实验室检查鉴别不难。
急性期肝炎:结合实验室检查易鉴别。
脂肪肝常见的原因有酒精中毒、肥胖、糖尿病患者。其次为营养不良、激素治疗、其它原因所致的荷尔蒙代谢紊乱、非肠道性营养过度、肠道分流术后、囊性纤维化及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急性脂肪肝可为reye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妊娠晚期及大量服用四环素。
本例考虑为脂肪肝可能性大(是否为营养过度所致)。
请结合实验室检查逐个排除。
[本贴已被 dyqct 于 2007-2-16 10:19:44 修改过]
[本贴已被 dyqct 于 2007-2-16 10:20:40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