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内小结节的ct扫描技术要点
要点:一全三多,即:薄层全容积靶成像,多种窗位显示,多期相密度分析,多种后处理并用。
薄层全容积靶成像
全容积采集具有更丰富的信息量:图像连续多层面显示;薄层:准直1mm,接近各向同性成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靶:视野(fov)缩小(约200mm),进一步提高空间分辨率;50%以上的重叠重建,提供最佳后处理重建作形态学分析。
多种窗位显示
常规肺窗、纵隔窗,多种中间窗。根据病灶的密度,利用多种视窗显示各种层次的结构。phantom visualization,利用视窗技术更佳充分而准确地显示密度特征。
phantom ct
细微钙化需要簿层扫描和适当的视窗调节(也称phantom ct)方能最佳显示:将窗宽固定在最小值(0hu),调整窗中心至164hu,则显示结构为钙化(国外通常将钙化定义为>164hu的结构,国内有作者定为100hu);将0-164之间分割成若干段,分别将窗中心调至120、100、80、60hu等位点,则可以分别了解各段密度范围的分布情况,提高细微钙化的阳性率。
多期相密度分析
(平扫、增强、延迟)三期相以上扫描,层厚2.5或5mm,标准算法、轴位扫描,平扫和延迟均用axial scan为佳,增强用spiral;当结节较大时,各种扫描方式测定密度均可靠,当结节较小时,螺旋扫描图像上测定密度常偏差较大,以轴位扫描为佳,区域值与多点测定并用,phantom显示辅助。
多种后处理并用
mpr----多方位显示病灶形态,mip/mip----病灶与血管支气管的关系,3d-ssd----空间关系;4d,通常认为后处理只是提供另一种显示方式,而不能增加定性诊断信息;但对小结节而言,可能增加不少征像的显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