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沉着-肠息肉病综合征 (黑斑息肉病):
是以消化道息肉和黏膜、肢端色素沉着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近年来发现患者全身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临床特点:
1 )皮肤色素沉着:口周黑色素点,起初在嘴,眼和鼻孔。也出现在肛周,手指和脚趾。还可出现在直肠粘膜。较少在手和脚的背面和掌面。早期的研究认为色素沉着可随着年龄减退,但口周色素沉着持续存在。
2 )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可发生于整个消化道,以空肠、回肠、直肠、结肠、十二指肠、胃多见。其次是盲肠、阑尾和食管,而胆囊、膀胱和尿道少见。
3 )生殖道肿瘤。
4 )其它恶性肿瘤:国内黑斑息肉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与国外的情况相近。
pjs 患者最常伴发的恶性肿瘤依次为:结直肠癌、胃癌、小肠癌、宫颈癌、卵巢癌、骨肉瘤等。胰腺癌、胆管癌、乳腺癌、肺癌也都属于黑斑息肉病患者的易感肿瘤。目前尚不明确 pjs 患者恶性肿瘤的预后是否比相应的散发性肿瘤好。
5 )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主要诊断依据:家族遗传病史;皮肤粘膜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息肉组织学检查属错构瘤。但其中部分患者只具有色素斑和息肉,少数仅见色素斑或仅见息肉。
pjs 患者应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儿童应每年做粪便检查。一旦息肉病诊断确立,临床干预应尽早进行。预测性基因检测可对 pjs 发病率,外显率和表达可靠地量化。无色素沉着症状的后代可从阴性的 pjs 突变分子筛查结果中受益。
诊断要点:
1.幼年发病,小于2mm皮损青春期后可消退。
2.口周黑子,主要发生于下唇,口腔粘膜,皮疹2~7mm,不融合,也可出现于手足部。
3.胃肠道息肉,主要是小肠息肉,出现腹痛腹泻,便血。
4.组织病理 皮损病理与黑子类似,肠息肉为腺瘤,部分有恶变。
请出示结论,谢谢!!
[本贴已被 sxdongfang 于 2006-10-17 19:08:43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