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49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呼吸] DY0978:请教专家,这是什么综合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2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问图中英文如何翻译,并提供本病的相关资料,谢谢!
本图片无临床资料,来自:[url][/url]http://www.ctisus.com/tf/index.html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11-28 7:27:54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0-4 04:22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专家,这是什么综合症?

非专家翻译:
splenic---脾
hamangiomas---瘤(多个)
klw---未知缩写
syndrome---综合征

可能为什么 脾脏多发肿瘤(?)综合征

[本贴已被 黑白光影 于 2007-10-3 20:48:14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0-5 0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请教专家,这是什么综合症?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周围血管疾患。1900年,法国医师klippel、trenaunay首先报道,命名为“静脉曲张性骨肥大血管痣”。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命名: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weber氏综合征,ollierklippel氏综合征,trenaunay氏综合征,parkes-weber氏综合征,血管骨肥大综合症,骨肥大性毛细血管瘤综合征,肥大性疣状痣,肥大性血管扩张症等。主要为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的表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静脉型——以静脉异常为主,包括浅静脉曲张、静脉瘤、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瓣缺如或深静脉缺如等;②动脉型——包括动脉堵塞、缺如或异常增生等;动-静脉瘘型——主要以患肢异常的动-静脉瘘为主;③混合型。

  该病为先天性血管畸形,其发病与生活环境无关。k-t综合征的一些表现,如葡萄酒色斑在婴幼儿时期即可发现,往往被认为是胎记,等到病变加重,出现一侧肢体增长、增粗时,才会就诊。国外对此类疾病的统计表明,从首次发现病变到首次进行检查的平均间隔是12.7年。

  本病的主要表现在四肢,尤其下肢多见,部分病变累及臀部、腰部、下腹部或肩部,通常累及一条肢体。主要表现为①下肢浅静脉曲张,其发生部位不同与一般的下肢浅静脉曲张,主要集中在大腿或臀部的外侧,静脉一般隆起的不明显;②葡萄酒色斑,一种呈地图状的略隆起的淡红色或紫红色斑痣,压之可以褪色,其实质是皮内血管痣,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往往易被家长误认为是胎记。③一侧肢体的增长或增粗,随着患儿的成长,病侧肢体会逐渐增长、增粗。④患肢皮温增高,通过比较两侧的肢体温度,可以发现患侧肢体温度略高。

  由于血管畸形,导致患肢供血过多,发育超过对侧肢体,可以出现软组织和骨骼肥大,肢体增长增粗,严重时会因为两侧下肢长度不一,造成患儿跛行,长期跛行将影响脊柱发育,形成侧弯,双侧髋关节受力的不平衡,可能引起髋关节的劳损。个别病例由于动静脉瘘距离躯干近,导致肢体远端的缺血改变,表现为肢体末梢发凉,苍白或发紫,严重的可导致末梢部位发黑,坏死。曲张的静脉由于血流缓慢,可以继发血栓,形成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沿着静脉走行红肿、疼痛,局部皮温增高,触之疼痛。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减状治疗。如肢体长度差超过1.5cm,可垫高健侧鞋跟,以防长期跛行引起继发病变。对患肢增粗者,应使用医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压迫治疗,此法可以控制静脉曲张、减轻由于静脉淤血引起的下肢沉重感和肿胀,防止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对于深静脉通畅,静脉瓣膜功能正常的浅静脉曲张者,可以行局部曲张浅静脉剥脱或激光治疗。对有深静脉缺如的患者,不适用此法。对有动静脉瘘或双侧肢体不等长的患儿,可先行双侧下肢动脉造影,发现有异常血管,可以栓塞,或手术结扎,以期达到迟滞患侧肢体发育,减轻跛行的目的。对有海绵状血管瘤的患儿,可行血管瘤切除或分次硬化治疗。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10-8 1:40:45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0-5 09:13 | 只看该作者

ktw

英语单词本来就让人头痛,英文简称更加讨厌:英语单词不懂还可以查查字典,英文简称弄不清楚的话,根本就无从查起!
天南地北会员提出的“ktw”为“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的缩写,从字面上解释的通,但具体到这个病例,却不太好解释了。
这个病例的影像学表现:胸部ct表现为多发囊性占位,也有部分实性结节,并左侧气胸;脾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低密度影。而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似乎只提到肢体血管畸形的改变,因此我觉得这个病例不是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
再来分析这个病例:胸部改变可考虑组织细胞x症或肺淋巴管瘤,脾的改变考虑多发脾淋巴管瘤,于是考虑“肺淋巴管瘤+脾淋巴管瘤=ktw”。
但是找不到这方面的资料!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10-5 1:35:17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0-6 2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0-6 20:38 | 只看该作者
ktw  syndrome 中的脾血管瘤(ct表现) 脾血管瘤英文名称应为  splenic  hemangioma,楼主照片上的单词是错误的。
ktw  syndrome 如天南地北所述: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周围血管疾患。1900年,法国医师klippel、trenaunay首先报道,命名为“静脉曲张性骨肥大血管痣”。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命名: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weber氏综合征,ollierklippel氏综合征,trenaunay氏综合征,parkes-weber氏综合征,血管骨肥大综合症,骨肥大性毛细血管瘤综合征,肥大性疣状痣,肥大性血管扩张症等。主要为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的表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静脉型——以静脉异常为主,包括浅静脉曲张、静脉瘤、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瓣缺如或深静脉缺如等;②动脉型——包括动脉堵塞、缺如或异常增生等;动-静脉瘘型——主要以患肢异常的动-静脉瘘为主;③混合型。

  该病为先天性血管畸形,其发病与生活环境无关。k-t综合征的一些表现,如葡萄酒色斑在婴幼儿时期即可发现,往往被认为是胎记,等到病变加重,出现一侧肢体增长、增粗时,才会就诊。国外对此类疾病的统计表明,从首次发现病变到首次进行检查的平均间隔是12.7年。

  本病的主要表现在四肢,尤其下肢多见,部分病变累及臀部、腰部、下腹部或肩部,通常累及一条肢体。主要表现为①下肢浅静脉曲张,其发生部位不同与一般的下肢浅静脉曲张,主要集中在大腿或臀部的外侧,静脉一般隆起的不明显;②葡萄酒色斑,一种呈地图状的略隆起的淡红色或紫红色斑痣,压之可以褪色,其实质是皮内血管痣,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往往易被家长误认为是胎记。③一侧肢体的增长或增粗,随着患儿的成长,病侧肢体会逐渐增长、增粗。④患肢皮温增高,通过比较两侧的肢体温度,可以发现患侧肢体温度略高。

  由于血管畸形,导致患肢供血过多,发育超过对侧肢体,可以出现软组织和骨骼肥大,肢体增长增粗,严重时会因为两侧下肢长度不一,造成患儿跛行,长期跛行将影响脊柱发育,形成侧弯,双侧髋关节受力的不平衡,可能引起髋关节的劳损。个别病例由于动静脉瘘距离躯干近,导致肢体远端的缺血改变,表现为肢体末梢发凉,苍白或发紫,严重的可导致末梢部位发黑,坏死。曲张的静脉由于血流缓慢,可以继发血栓,形成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沿着静脉走行红肿、疼痛,局部皮温增高,触之疼痛。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减状治疗。如肢体长度差超过1.5cm,可垫高健侧鞋跟,以防长期跛行引起继发病变。对患肢增粗者,应使用医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压迫治疗,此法可以控制静脉曲张、减轻由于静脉淤血引起的下肢沉重感和肿胀,防止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对于深静脉通畅,静脉瓣膜功能正常的浅静脉曲张者,可以行局部曲张浅静脉剥脱或激光治疗。对有深静脉缺如的患者,不适用此法。对有动静脉瘘或双侧肢体不等长的患儿,可先行双侧下肢动脉造影,发现有异常血管,可以栓塞,或手术结扎,以期达到迟滞患侧肢体发育,减轻跛行的目的。对有海绵状血管瘤的患儿,可行血管瘤切除或分次硬化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0-7 08: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6楼张主任的指点,这样看来楼主高主任的转贴也没有错,“splenic  hemangiomas in ktw syndrome”可以翻译成“ktw 综合征合并脾多发血管瘤”。但是从增强扫描的ct图片看不出脾血管瘤的征象,而患者的肺部ct表现又如何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16:48 | 只看该作者

请查看原图片处

请点击进入原网站:[url][/url]http://images.ctisus.com/tf/splmodule10/index.html
然后在\"go\"前面写入985再点\"go\"进入图片985图片处,后面还有986、987



[本贴已被 高仕福 于 2007-10-7 8:56:4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19:03 | 只看该作者

这组图片的英文名是这样的

来自http://images.ctisus.com/tf/chestmodule28/index.html
chest /28/2865-2868图片
这组图片的英文名是:ktw with splenic (脾)hemangioma(血管瘤) and lung cysts (肺囊肿)and pneumothorax(气胸)






[本贴已被 高仕福 于 2007-10-7 11:07:53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0-7 21:13 | 只看该作者
去看过,病历里是写的hemangiomas,也有 hemangioma,就第二个字符不同。看来外国老儿的怪病不比亚洲人的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