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206|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L0003:输尿管囊肿并感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3-2 0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病史:男,49岁,四肢乏力、纳差,食欲减退,感腹胀二月余,进食后加重,无呕吐、恶心。
影像检查:b超显示膀胱左后方占位,左肾萎陷。ct示膀胱充盈良好,壁光整,左侧膀胱、精囊三角区见-4.2cm×3.1cm的囊性占位,无强化,局限膀胱,左精囊腺受压。初步诊断左输尿管入口处发育异常,囊肿形成。
   手术与病理:术中见左侧输尿管入膀胱段-4cm×3cm囊肿,呈增圆形,壁厚,有多个腔隙,囊液呈乳白色,絮状。病理诊断为左输尿管囊肿并感染。

    点评:输尿管囊肿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该病例囊肿位膀胱精囊三角区,易误认为其它病变。分析此病例ct影像有助于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我们遵循以下的征象提示为输尿管下段囊肿。1、此位置正好在左输尿管膀胱入口区。2、同侧精囊受压,对侧精囊腺大小形态密度正常,并与囊肿有明显间隙,而否定了精囊腺病变。3、输尿管囊肿是先天性畸形,常伴有其它泌尿、生殖器官的先天变异或畸形,此病例就伴有左肾先天性发育不良。二十年前肾盂造影,左肾无显影。在考虑到此病的同时,还考虑到左侧异位肾的可能,因增强扫描无任何强化,而将其置于更后的考虑。虽诊断与最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但仍有些工作需要完善,如逆行的膀胱造影检查能在更早的时间诊断此病。



[本贴已被 zhanyong 于 2005-10-17 22:03:17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8-8 1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0-1 20:35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听蝉观竹}},今年贵庚了————
你的学识实在令我等佩服,仰慕————
非常想多见些你的评述,个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 02: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寻芳者先生的抬爱,我今年刚过不惑之年。今后,我们大家互相之间多交流、多讨论、多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3 19:36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听老师,我就是因为佩服你才和你选了一样的头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7 04:58 | 只看该作者
[emb6][emb6][emb28][emb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0-18 06:53 | 只看该作者
先天性输尿管囊肿是先天性输尿管口狭窄及输尿管壁发育不全,使输尿管下端形成一个囊肿或囊样扩张。此病发病率低。
1.解剖基础 本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病因尚不清楚。胚胎第4 周中肾管发生,在中肾管末端与尿生殖窦之间有一层上皮组织构成的膜,此膜同时覆盖于输尿管口上,如此膜吸收不全或持续存在,则可导致输尿管口的狭窄,甚至闭塞,加上输尿管膀胱粘膜下肌肉和结缔组织发育不良和尿液冲击,则可使该段扩张、隆起而形成囊肿囊肿外层是膀胱粘膜,内层是输尿管粘膜,中间是纤维及结缔组织。
2.分型及临床表现 1984 年美加小儿泌尿外科学会[2 ] 将输尿管囊肿分为两型, ①膀胱内型输尿管囊肿:即单纯型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囊肿完全位于膀胱内,可以是单一输尿管的输尿管囊肿,无上尿路重复畸形,亦可并发于完全性重肾、双输尿管的上段输尿管,而极少是下肾段输尿管。②异位型输尿管囊肿:输尿管末端壁内段的先天性扩张,并有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囊肿的一部分位于膀胱颈部后尿道,其开口可位于膀胱内、膀胱颈或尿道内,可伴有肾、输尿管重复畸形。
单纯型输尿管囊肿较异位型输尿管囊肿多发,并且单纯型输尿管囊肿多为成人,而异位型输尿管囊肿多为小儿。男性多于女性,左侧多于右侧。
临床表现大多是由于输尿管囊肿引起的尿路阻塞性改变,如由于肾、输尿管积水而出现的腰痛、腰部胀满不适;因感染而产生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有时可发生囊肿向尿道外脱垂;亦可由于输尿管口狭窄,囊肿内尿液长期存留而合并膀胱结石;此种结石位置恒定不变,可与膀胱内结石鉴别。
3.x线表现 
(1)单纯型输尿管囊肿:当囊肿内和膀胱内均有造影剂充盈时,囊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密度增高影,是囊肿内充以含有造影剂的尿液所形成,位于输尿管远端膀胱内,其周围有宽约1 mm的透亮环围绕,即晕征,为囊肿壁,此征象认为是单纯型输尿管囊肿特有征象之一,输尿管下段扩张,形似海蛇头状,因而海蛇头状征象亦是单纯型输尿管囊肿特有征象,有时仅见膀胱区内类圆形充盈缺损。
(2)异位型输尿管囊肿:膀胱内仅见透亮的充盈缺损,做逆行造影或膀胱尿道造影,有时可见异位输尿管的开口。患侧下组肾盏肾盂向外下移位,输尿管偏离中线较健侧远,下组肾盏数较正常少,其最上缘与肾上缘距离增长等表现,提示肾、输尿管重复畸形合并囊肿。
4.诊断及鉴别诊断 ivp 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双侧肾脏功能,可观察到膀胱内的输尿管囊肿,同时显示重复肾双输尿管的形态及积水扩张程度。但因上肾段发育不良,功能差,常不显影,故应根据下肾段及输尿管x线形态,推测上肾段及输尿管的存在。逆行造影和膀胱造影可做为补充检查方法来诊断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囊肿的大小和形态随时间和摄影位置不同而有变化,此为特点之一。输尿管囊肿需与膀胱癌或肠内气体相鉴别,另外应与外伤、结石、炎症等阻塞输尿管口,造成输尿管远端囊样扩张所形成假性囊肿进行鉴别,此囊肿壁常不规则,周围的透亮环宽窄不均,界限不清,可与之鉴别。
b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比之x线或者ct较大,mr亦可确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0-22 0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0-30 0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11-7 05:48 | 只看该作者
真张见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