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上讲,90°脉冲的效应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来理解:(1)90°脉冲使处于低能级多出处于高能级的那部分质子,有一半获得能量进入高能级状态,这就使处于低能级和高能级的质子数目完全相同,两个方向的纵向磁化分矢量相互抵消,因此宏观纵向磁化矢量等于零。(2)90°脉冲前,质子的横向磁化分矢量相位不同,90°脉冲可使质子的横向磁化分矢量处于同一相位,因而产生了一个最大旋转宏观横向磁化矢量。
90°脉冲激发后所产生的横向宏观磁化矢量的大小与脉冲激发前(即平衡状态下)的宏观纵向磁化矢量的大小有关。宏观纵向磁化矢量越大,90°脉冲激发后产生的宏观横向磁化矢量越大,mr信号就越强;宏观纵向磁化矢量越小,90°脉冲激发后产生的旋转宏观横向磁化矢量越小,mr信号就越弱。平衡状态下宏观纵向磁化矢量的大小与组织中的质子含量(即质子密度)有关,由于90°脉冲能够使宏观纵向磁化矢量偏转到x、y平面,产生旋转的宏观横向磁化矢量,这样mri就能区分质子密度不同的人体组织了。![]()
90°脉冲激发前后微观和宏观磁化矢量的变化
x、y、z虚线坐标分别代表x、y、z轴。左图为90°脉冲激发前,表示平衡状态下,处于低能级的质子略多于处于高能级者(图中标出多出6个),从而产生与主磁场同向的宏观纵向磁化矢量(纵向空箭),但由于质子相位不同,没有宏观磁化矢量产生。右图为90°脉冲激发后,低能级超出高能级的质子有一半(3个)获得能量越迁到高能级,此时处于高能级和低能级的质子数完全相同,宏观纵向磁化矢量消失;同时由于90°脉冲的聚相位效应,产生了旋转的宏观横向磁化矢量(横向空箭)。
摘自《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mri医师)上岗证考试辅导教材》
[本贴已被 应项雪 于 2007-8-9 11:42:19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