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18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0319:脾脏多发占位,已手术请会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3 1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780)
男性,64y,左上腹部不适,近来乏力.b超脾多发占位.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10-29 12:55:45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0-23 21:06 | 只看该作者
先来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病史:男性,64y,左上腹部不适,近来乏力.b超脾多发占位.
ct表现:脾脏增大,约为10个肋单位,平扫显示欠清晰,动脉期渐显清晰,门脉期显示清晰,脾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似乎有强化,所见层面肝脏、胆囊、胰腺、肾脏均未及浸润,腹膜后未及明确肿大淋巴结,腹腔未及积液。
诊断:脾脏多发占位病变伴脾肿大
考虑:1、脾脏淋巴瘤;2、转移瘤;3、白血病脾脏浸润
鉴别诊断:1、脾脏血管瘤:血管瘤的特征表现为渐进性强化,延迟期为等密度,此扫描未进行延迟扫描,有点遗憾。
2、脾脏血管内皮肉瘤:脾肿大,脾内多发或单发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增强后边缘强化,动态扫描,响病变中心扩散。
建议:1、骨髓穿刺:查是否为淋巴瘤
      2、查找原发灶,可以确定是否为转移
值得讨论的:脾脏淋巴瘤和多发转移瘤很难鉴别
脾脏虽然血管丰富,但是脾脏转移瘤比较少见,脾脏转移可以来自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肿瘤、乳腺肿瘤等原发恶性肿瘤,一般脾转移是全身转移的局部表现。脾脏转移一般是晚期表现,故本病例首先考虑淋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0-23 22:24 | 只看该作者
考虑脾淋巴管瘤(好发年龄不太支持)
1:脾稍增大。
2:脾内有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结节病灶,水样密度影。
3:增强可见脾正常强化,而低密度区则不增强,但其壁似有强化现象。
4:腹腔及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鉴别:
1:  脾淋巴瘤的ct表现:1脾脏增大,脾脏内可见到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灶。2主动脉周围有成批的肿大淋   巴结。3脾内病灶在增强扫描时显示更清楚4腹膜随淋巴结则强化程度很低。
2:转移瘤:查下有没有原发灶。   
脾转移瘤ct表现比较复杂:1多数病例脾脏增大。2内有多发或单发圆形低密度度区,多数境界清楚,增强扫描更明显3有的转移瘤可相互融合,此时境界不清楚。4更有个别的转移瘤表现为囊性水祥密度。5可见腹膜(腹水或站节块阴影)、肝及其他脏器有转移灶。在鉴别诊断方面,多发的转移瘤应与脾淋巴瘤鉴别.
3:脾血管瘤、脾血管内皮瘤:本例增强扫描均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0-23 22:52 | 只看该作者
脾脏明显增大,周边其它结构尚清楚,平扫隐约可见多个低密度病灶,增强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实质期病灶显示清楚。
分析:脾脏低密度病灶—良性肿瘤,1 血管瘤—强化方式不附,可排除。2 错构瘤—多发低密度病灶,边缘锐利,可有钙化。可排除。3 脾包囊虫—可有囊壁钙化或未钙化的强化囊壁或可见内部子囊(壁结节)。恶性肿瘤,1 原发恶性肿瘤—罕见,主要是脾血管肉瘤,多为囊实性混杂密度,增强后可不规则强化。可排除。2 恶性淋巴瘤—ct表现脾脏肿大,多发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增强扫描病灶强化表现及速度均低于正常脾脏组织,境界清楚。3 转移瘤—多种多样,大可为低密度影,边界清楚或模糊不清,往往典型的转移瘤很少见。
综合分析:首选:恶性淋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0-24 00:55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淋巴管瘤可能性大(1脾脏增大,2脾内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影,增强脾正常强化淋巴管瘤区不强化。腹膜后无淋巴结肿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0-24 20:28 | 只看该作者
分析:脾脏明显增大,平扫显示欠清晰,强化后病灶显示清晰,脾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有强化。
肝脏、胆囊、胰腺、肾脏未见明显异常,腹膜后未及明确肿大淋巴结,腹腔未及积液。
考虑:脾脏淋巴瘤可能性大
主要应与转移瘤鉴别诊断:建议:1、骨髓穿刺:查是否为淋巴瘤
      2、查找原发灶,可以确定是否为转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0-24 2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319:脾脏多发占位,已手术请会诊.

以下是引用卜一在2007-10-23 14:52:00的发言:[br]脾脏明显增大,周边其它结构尚清楚,平扫隐约可见多个低密度病灶,增强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实质期病灶显示清楚。[br]分析:脾脏低密度病灶—良性肿瘤,1 血管瘤—强化方式不附,可排除。2 错构瘤—多发低密度病灶,边缘锐利,可有钙化。可排除。3 脾包囊虫—可有囊壁钙化或未钙化的强化囊壁或可见内部子囊(壁结节)。恶性肿瘤,1 原发恶性肿瘤—罕见,主要是脾血管肉瘤,多为囊实性混杂密度,增强后可不规则强化。可排除。2 恶性淋巴瘤—ct表现脾脏肿大,多发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增强扫描病灶强化表现及速度均低于正常脾脏组织,境界清楚。3 转移瘤—多种多样,大可为低密度影,边界清楚或模糊不清,往往典型的转移瘤很少见。[br]综合分析:首选:恶性淋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0-25 04:51 | 只看该作者
分析:脾脏明显增大,平扫显示欠清晰,强化后病灶显示清晰,脾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有强化。
肝脏、胆囊、胰腺、肾脏未见明显异常,腹膜后未及明确肿大淋巴结,腹腔未及积液。
考虑:脾脏淋巴瘤可能性大
主要应与转移瘤鉴别诊断:建议:1、骨髓穿刺:查是否为淋巴瘤
      2、查找原发灶,可以确定是否为转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0-25 04:5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淋巴瘤的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0-25 06:13 | 只看该作者
脾脏明显增大,平扫显示欠清晰,强化后病灶显示清晰,脾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有强化。后腹膜结构清.
考虑转移瘤,淋巴瘤
鉴别诊断,淋巴瘤,梗塞,囊肿,血肿,转移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