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南方医科大学影像诊断本科2004级<医学影像技术学>试卷(a卷)[/center]
[center](2007年10月31日)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210002) 王骏[/center]
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翻译:(每题0.5分,共5分)
1、artifact
2、central line
3、window technology
4、ct perfusion imaging
5、phase contrast
6、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7、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ng system
8、quality management
9、surface shaded display
10、ultrasonography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曝光系数b(滤线栅):
2、towne位(汤氏位):
3、薄层扫描(thin slice scanning):
4、ct值(ct number):
5、磁化传递对比(magnetization transfer contrast):
三、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mr对于不含或少含氢质子的组织结构显示不佳,如:钙化,不利于这些结构与相应病变的显示。( )
2、mr水成像技术主要是利用长te、长tr序列,长tr值是水成像成功的关键。( )
3、颅脑横断层面扫描基线有听眦线(orbitomeatal line)、瑞氏线(reid line)、听眉线,以听眉线最常用。( )
4、肾脏ct增强扫描是在对比剂注射后25s-30s嘱病人屏气作第1次扫描,此为肾皮质期;于对比剂注射后70s-120s让病人屏气扫描,为肾实质期;对比剂注射后5min-10min进行第3次扫描,为肾排泄期或肾盂肾盏期。( )
5、roc曲线是影像质量主观评价的方法之一。( )
6、切线位是指x线中心线与被检部位边缘相切并与暗盒平行。( )
7、头颅后前位要求两侧听眶线垂直于床面。( )
8、尾骨前后位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0角射入胶片中心。( )
9、膈上肋骨后前位采用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
10、对于腹部x线摄影通常采用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
四、填空:(每格0.5分,共10分)
1、在mr波谱的临床应用中,____是敏感性最高的检测方法。
2、膝关节mri通常采用______线圈或包绕式软表面线圈。
3、ct机房的工作环境要求保持一定的相对湿度,一般以______为宜。
4、ct图像重建的数字演算方式有标准算法、软组织算法和_____等。
5、激光相机成像胶片分为氦氖激光片(hn型),吸收光谱峰值为_____和红外激光片(ir型),吸收光峰值为820nm。
6、数字图像的空间频率处理,通过频率等级、_____、频率类型影响影像质量。
7、肺前凸位显示部位:_________,使双侧锁骨被投影在肺的上方。
8、本底灰雾是由______、片基灰雾和化学灰雾组合而成,可由密度计测量。
9、目前医学数字影像通讯标准_________已成为PACS和医学影像设备的通用标准。
10、被检侧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垂线向外______处,为髋关节的定位点,将此点置于胶片中心。
五、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使用0.05mm超微焦点放大摄影,允许的最大放大率为: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6倍。
2、cr与dr系统应用比较,相同点是:
a、成像方式;
b、操作方式;
c、床旁摄影;
d、应用于常规摄影;
e、与常规x线设备匹配。
3、下列组合中哪个是错误的:
a、听鼻线--外耳孔与同侧鼻尖的联线;
b、听眶线--外耳孔与同侧眶下缘的联线;
c、瞳间线--两侧眼裂中心的联线;
d、听口线--外耳孔与同侧口角的联线;
e、听眦线――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间的连线
4、有关散射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人体是一个散射体,因此产生散射线;
b、照射野越大,散射线越多;
c、被照体越厚,散射线越多;
d、散射线的吸收,通常使用滤线器;
e、管电压与散射线无关。
5、消化道常用造影剂是:
a、碘化油;
b、泛影葡胺;
c、优维显;
d、医用硫酸钡;
e、阿米培克。
6、静脉尿路造影常用造影剂为:
a、硫酸钡;
b、复方泛影葡胺;
c、碘化油;
d、阿米培克;
e、泛影钠。
7、不用碘化油做对比剂的造影是:
a、瘘管造影;
b、椎管造影;
c、心血管造影;
d、支气管造影;
e、子宫输卵管造影。
8、下列造影,哪个不能显示肾脏:
a、静脉尿路造影;
b、逆行肾盂造影;
c、腹主动脉造影;
d、腹膜后充气造影;
e、膀胱造影。
9、对理想造影剂应具备的条件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
a、与人体组织对比度高,显影清晰;
b、没有毒性、刺激性、副作用少,容易吸收与排泄,不在体内存留;
c、理化性稳定,能久储不变,使用方便,成本低;
d、口服者应无臭无味,易被患者接受;
e、不容易吸收与排泻,在体内存留。
10、不适于颅脑增强扫描的病变
a、传染性病变;
b、寄生虫病;
c、脑急性卒中;
d、脑白质病;
e、脑肿瘤。
11、ct成像,需要作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