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引用常山真人在2004-4-27 10:53:00的发言:[br][br]肾钙乳是肾结石的一种少见类型。1948年holm首次报道了肾钙乳的表现。1959年howell将其命名为肾钙乳(milkofcalcium)以来,病例报告逐渐增多。文献将肾钙乳分为两种类型,即囊肿型和积水型。囊肿型发生于肾盏憩室或肾囊肿内;积水型系钙乳发生于积水的肾盏内,并合并肾盂结石,钙乳存在于中、下组肾盏。肾盂肾盏憩室是肾实质内的囊性病变,通过一狭小的通道与收集系统相通。有人认为此通道是继发于输尿管芽退化不全的wolffian管残留,也可能为感染或小结石通过的结果。这些憩室常常含有钙乳。[br]肾钙乳形成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因其成分与上尿路结石一致,故多认为积水型肾钙乳的形成与低度炎症和梗阻有关。炎症和梗阻可使肾单位分泌和重吸收发生障碍,肾盏内长期潴留的尿液逐渐浓缩,使含钙、磷盐晶体物质呈饱和状态而沉淀下来,形成钙乳颗粒。囊肿型肾钙乳多位于肾盏憩室内,由于连接肾盏的峡部阻塞使尿液潴留,从而使钙乳形成[1]。结石形成因素和抑制结石形成因素之间的平衡一直被认为是胶状钙质悬浮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钙乳囊肿.[br]卧位腹部平片有“芝麻饼征”,“盘中盛果征”或“半月征”;“芝麻饼征”。并肾盂铸形结石。诊断肾钙乳。 分为囊肿型,肾积水型。[br]囊肿型患者可随诊观察。对肾积水型患者,以往认为可选用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肾造瘘,肾盂成形,肾切除术或eswl。积水型肾钙乳,由于其成因和重力学作用,钙乳多集中于中、下组肾盏。我们认为,除上述选择外,对钙乳主要集中于下组肾盏的患肾,多可采用肾部分切除术,切除下组肾盏。这不仅能完全取净结石,清除钙乳,又能消除其复发的基础。避免了患肾切除,保存了部分肾功能,对病人较为有利。 [br]
(点击阅片: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