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72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肢] PED0763:男,三岁,右下肢外伤后发热、抽搐,中途昏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1 2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患者是右下肢外伤后尚能走动,12小时后候出现昏迷、发热抽搐症状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5-1 18:20:48 修改过]


[本贴已被 yaminwx 于 2008-5-1 22:13:09 修改过]


[本贴已被 yaminwx 于 2008-5-1 22:14:51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5-1 22:10 | 只看该作者
左膝关节软组织肿胀,骨质未见明显骨折征象 建议拍平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5-1 23:39 | 只看该作者
考虑软组织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5-2 01:07 | 只看该作者
左侧下肢软组织肿胀,炎症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5-2 04:22 | 只看该作者
右下肢软组织肿胀。不知外伤有多久?如果外伤是才发生的,则考虑筋膜室综合征或挤压综合征(需结合临床)。其发热考虑为中枢性发热,如果没有头部外伤,则昏迷考虑为脑血管栓塞(肢体外伤的病人多为脂肪栓塞,常有骨折)。如果外伤久了则考虑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5-2 05:31 | 只看该作者
股骨骨折后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可能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5-2 0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ped0763:男,三岁,右下肢外伤后发热、抽搐,中途昏

以下是引用子期在2008-5-1 20:22:00的发言:[br]右下肢软组织肿胀。不知外伤有多久?如果外伤是才发生的,则考虑筋膜室综合征或挤压综合征(需结合临床)。其发热考虑为中枢性发热,如果没有头部外伤,则昏迷考虑为脑血管栓塞(肢体外伤的病人多为脂肪栓塞,常有骨折)。如果外伤久了则考虑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5-2 1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ped0763:男,三岁,右下肢外伤后发热、抽搐,中途昏

以下是引用子期在2008-5-1 20:22:00的发言:[br]右下肢软组织肿胀。不知外伤有多久?如果外伤是才发生的,则考虑筋膜室综合征或挤压综合征(需结合临床)。其发热考虑为中枢性发热,如果没有头部外伤,则昏迷考虑为脑血管栓塞(肢体外伤的病人多为脂肪栓塞,常有骨折)。如果外伤久了则考虑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5-2 19:5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右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患儿昏迷原因判断无明确依据,建议上传头部ct协诊。
另:患儿可能是fh位扫描,无左右标记,一些网友误认为是左下肢病变了。

相关知识点链接: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外伤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神经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相应肌肉功能丧失的一种骨科严重并发症,常见于前臂和小腿。

1.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与肢体特定的解剖结构有直接关系。肢体由骨干和深筋膜组成封闭的坚韧筋膜室,内有肌肉、血管和神经通过。前臂和小腿都是由双根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组成筋膜室,结构更为坚韧,没有伸张余地,外伤造成骨筋膜室压力增加容易压迫血管,造成肌肉、神经缺血、坏死,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2.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怎样发生的?

如上所述,骨筋膜室是一个封闭的腔室,不能扩张。外伤后由于骨折出血血肿形成及肌肉肿胀,腔室内压力急骤增高,压迫肌肉、神经组织的毛细血管,造成组织缺血、坏死。肢体的主要动、静脉损伤将导致远端肌肉、神经缺血,组织渗出增多,也会造成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肢体长时间受压同样会使肌肉缺血,肌肉肿胀,成为骨筋膜室的又一个原因。

骨筋膜室综合征一旦发生会进行性加重。由于腔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缺血、缺氧,肌肉渗出增加。肌肉肿胀进一步加重会增加腔室内的压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是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发展的特征。

3.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骨筋膜室综合征发展较快,一般在受伤24小时内出现。主要表现是:

①疼痛。这是最主要的症状。疼痛剧烈,进行性加重。
②活动障碍。缺血的肌肉肌力减退或瘫痪,表现为相应的手指或足趾活动受限。
③感觉障碍。因神经缺血,相应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或消失。
④被动牵拉痛。缺血的肌肉受到牵拉时出现剧痛,这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⑤肢体肿胀。受累肢体肿胀明显,张力大,皮肤发亮,有压痛。
⑥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
⑦骨筋膜室内测压压力增高。

4.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要点

①外伤后肢体肿胀严重,剧烈疼痛;
②被动牵拉试验阳性;
③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
④测压时骨筋膜室内压明显升高。

以上是骨筋室综合征诊断的主要依据,其中,被动牵拉痛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应仔细检查可疑病人。

5.骨筋室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骨筋膜室综合征强调早期治疗。一旦确诊就要及时切开深筋膜,彻底减压。切口要足够大方能彻底解除骨筋膜室内的压力。手术要保持无菌,防止感染。如有肌肉坏死应及时消除干净。

6.怎样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折后要及时制动,争取准确复位并妥善固定。行小夹板固定时不应过紧。要告诉病人小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如肢体肿胀加重,出现严重疼痛应及时就诊重新固定,防止肢体受压。骨折不要反复整复,多次复位增加组织损伤,加重肌肉肿胀,容易引起骨筋膜室压力升高。手术时操作要轻柔,防止软组织过度损伤。有血管损伤时不应消极等待,要及时手术探查、修复血管,否则将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引起肢体缺血、坏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5-2 22:34 | 只看该作者
右下肢软组织肿胀。不知外伤有多久?如果外伤是才发生的,则考虑筋膜室综合征或挤压综合征(需结合临床)。其发热考虑为中枢性发热,如果没有头部外伤,则昏迷考虑为脑血管栓塞(肢体外伤的病人多为脂肪栓塞,常有骨折)。如果外伤久了则考虑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