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4289|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0162:脑出血病灶周围的略高密度灶怎样解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3-31 0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病1天,头痛,右侧肢体轻瘫,片子为脑出血,病灶周围的略高密度灶,怎样解释?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4-3-30 23:33:58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3-31 08:37 | 只看该作者
这与红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血红蛋白状态与血肿的期龄有直接关系。24小时内的超急性期出血,在极早期阶段血红蛋白主要为细胞内的氧合血红蛋白,但很快血肿的外周将失去氧而变成脱氧血红蛋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3-31 08:59 | 只看该作者
x线应不能分辨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 原因可能是此例急性血肿边缘锐利而不规则加之层厚太厚造成的。也就是容积效应。可以通过薄层(比如1mm)扫描验证一下。
  
[emb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4-1 02:46 | 只看该作者
瘤卒中能除外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4-1 04:00 | 只看该作者
从图片看,基本可以排除瘤卒中,主要是部分容积效应的问题,出血灶形态不规整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4-1 04:5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1、2楼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4-1 07:0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幅图像,病变外侧有低密度区,考虑肿瘤出血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4-1 14:54 | 只看该作者
赞同百亚先生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4-1 17:47 | 只看该作者
/鼓掌[emb6]1、2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4-1 19:45 | 只看该作者
血肿之所以在影像上呈现高密度,是因为血肿中的血红蛋白对x线的吸收系数高于脑实质,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灶边缘部位的血红蛋白崩解,加之界面的容积效应,应该是导致上述影像的共同作俑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