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647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5年CT医师上岗证试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0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enter]2005年ct医师上岗证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center]

1. ct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广泛骨质硬化,内见坏死区及较大死骨,常见于
a. 成骨性骨肉瘤
b. 骨梗死
c. 慢性骨髓炎
d. 尤文氏肉瘤
e. 骨结核

2. x线平片未见异常,ct显示胸椎骨松质内多发破坏,骨皮质完整,下述疾病中应首先考虑
a.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 骨白血病
c. 老年性骨质疏松
d. 多发性骨髓瘤
e. 多发性转移瘤

3. 中年男性患者,诊断肝硬化,结节型肝癌,发现右大腿局限性肿胀4天,伴疼痛,ct平扫示股深部软组织团块影,密度均匀,边界欠清,ct值75hu,下述诊断最可能的是
a. 海绵状血管瘤
b. 转移瘤
c. 血肿
d. 脓肿
e. 蜂窝织炎

4. 颈椎外伤最易引起椎动脉损伤的骨折部位是
a. 椎体粉碎性骨折
b. 椎弓根骨折
c. 椎板骨折
d. 横突骨折
e. 椎体压缩性骨折

5. 腰椎骨关节病小关节病变ct检查最常见的漏诊原因是
a. 扫描层面厚
b. 椎间盘突出轻
c. 骨质病变轻
d. 椎间隙狭窄
e. 软组织窗成像

6.关于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ct椎管造影表现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脊髓向肿瘤的同侧移位
b.肿瘤对侧蛛网膜下腔狭窄
c.骨质侵蚀吸收
d.肿瘤钙化
e.蛛网膜下腔梗阻

7.中年女性,ct检查显示第12胸椎骨密度减低,内见粗大的骨小梁,病变侵犯椎弓根及椎管,首先应考虑为
a.骨髓瘤
b.转移瘤
c.内生软骨瘤
d.血管瘤
e.脊髓结核

8.关于脊椎结核的描述,错误的是
a.脓肿内一般无钙化
b.发现死骨ct较平片敏感
c.小关节脱位
d.椎管内受侵
e.沿椎体前缘多椎体侵犯

9.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分界解剖结构是
a.口咽部
b.喉咽部
c.气管隆突部
d.环状软骨部
e.鼻咽部

10~30题丢失,遗憾!!

31.男性耻骨联合骨折最常见德合并损伤部位是
a.膀胱
b.直肠
c.前列腺
d.尿道
e.睾丸

32.膀胱三角区正确地描述是指
a.膀胱底部两侧至膀胱颈区域
b.膀胱底两侧壁至膀胱颈区域
c.膀胱底部至输尿管开口区域
d.膀胱底输尿管开口至尿道内口区域
e.膀胱底至膀胱颈部

33.kub片的含义是
a.上腹部平片
b.中腹部平片
c.全腹部包括骨盆平片
d.肾盂造影平片
e.逆行肾盂造影平片

34.肾门向肾内延续于一个较大的间隙称为
a.肾大盏
b.肾盂
c.肾门
d.肾窦
e.肾蒂

35.通过眶上裂的脑神经不包括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展神经
d.三叉神经(上颌支)
e.三叉神经(眼支)

36.鼻窦恶性肿瘤主要x线特点是
a.窦腔软组织块影
b.窦腔密度增高
c.窦腔扩大
d.窦腔骨壁破坏
e.面部软组织肿胀

37.早期鼓膜松弛部胆脂瘤比较可靠的x线征象是
a.乳突窦最小径大于1cm
b.乳突窦呈圆形透亮影
c.乳突窦大于对侧2mm以上
d.听小骨受压移位
e.鼓室盾板破坏

38.肾脏周围结构,自内向外分别是
a.肾筋膜、肾纤维膜、肾脂肪囊
b.肾纤维膜、肾筋膜、肾脂肪囊
c肾脂肪囊、肾筋膜、肾纤维膜
d.肾纤维膜、肾脂肪囊、肾筋膜
e.肾脂肪囊、肾纤维膜、肾筋膜

39、螺旋ct的基本概念是指
a.x线球管的旋转方式是螺旋形的
b.扫描床是呈螺旋形前进后退的
c.扫描采集数据的轨迹是螺旋形的
d.重建图象的数据直接来自于螺旋数据
e.显示的图象是按照螺旋方式排列的

40.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渗透压范围约在
a.430~600mmol/kg
b.630~800mmol/kg
c.830~1000mmol/kg
d.1030~1200mmol/kg
e.1230~1400mmol/kg

41.下列不属于对比剂副反应中特异质反应的病因是
a.病人的精神因素
b.药物的剂量因素
c.细胞释放的组胺等介质
d.抗原抗体反应
e.应急激活系统

42.下列关于ebct的工作原理,哪一项是错误的
a.采用机械旋转的取样方式
b.由电子枪发射电子束
c.偏转线圈控制电子束旋转
d.轰击4个平行钨靶产生x线
e.并排2组探测器收集数据

43.图象后处理技术与ct图象重建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得到冠、矢状位图象
b.能否得到多平面的图象
c.图象的矩阵是否可以改变
d.应用原始扫描数据还是图像数据
e.能否得到高分辨率图像

44.ct扫描发现左心后区类圆形“肿块影”,内含少量气体,与横膈关系密切。下述疾病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a. 心包囊肿
b. 食管平滑肌瘤
c. 膈疝
d. 神经源性肿瘤
e. 肺隔离症

45.小叶中心型肺气肿的典型ct表现是
a.肺内散在分布的小圆形、无壁的低密度区
b、肺低密度区分布以下肺、前部肺实质明显
c、广泛肺大泡形成
d、胸膜下多发小透亮低密度灶
e、蜂窝样改变

46、以下哪一项ct表现不支持急性肺脓肿的诊断
a、多发圆形软组织肿块
b、肿块中心呈低密度
c、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性强化
d、患侧胸腔少量积液
e、病灶边缘模糊

47、以下那一项ct表现最支持侵袭性胸膜瘤的诊断
a、肿瘤与大血管间的脂肪间隙不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0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005年ct医师上岗证试题及答案

衷心感谢翁站长的器重,应邀试着做历年来ct医师上岗证考试题。虽然去年比较轻松地考试通过,但想真正做出令认信服的标准答案,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了。答题中深感水平有限,深恐误导师弟、师妹,但本着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还是尽全力去做了。
  鉴于1997-2004年的ct医师上岗证考试题网上公布的答案已颇有些时日,大家的争议似乎不多,我就先做了2005年的试题,并略加整理,发布出来敬请各位老师指教。标准谈不上,只是想力争能够和各位老师一起整理出相对接近于正确的答案。
  在答题中,时时参考高仕福老师在咱们网站上转发的2005年ct医师上岗证试题答案,觉得有数题答案存在争议,加上自己做题中一并搜集的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资料附后以资比对并请各位老师校正。

3. 中年男性患者,诊断肝硬化,结节型肝癌,发现右大腿局限性肿胀4天,伴疼痛,ct平扫示股深部软组织团块影,密度均匀,边界欠清,ct值75hu,下述诊断最可能的是(c)
a. 海绵状血管瘤
b. 转移瘤
c. 血肿
d. 脓肿
e. 蜂窝织炎
解答:肝癌患者常有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主要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凝血功能异常所致

9.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分界解剖结构是(d)
a.口咽部
b.喉咽部
c.气管隆突部
d.环状软骨部
e.鼻咽部
解答:临床上常将鼻咽、喉咽称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食管前方。于第六颈椎体下缘平面续接于喉的环状软骨。

31.男性耻骨联合骨折最常见德合并损伤部位是(d)
a.膀胱
b.直肠
c.前列腺
d.尿道
e.睾丸
解答:对骨盆骨折的病人应考虑下尿路损伤的可能性,尿道损伤远较膀胱损伤为多见。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道口溢血现象。双侧耻骨支骨折及耻骨联合分离时,尿道膜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35.通过眶上裂底脑神经不包括(d)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展神经
d.三叉神经(上颌支)
e.三叉神经(眼支)
解答:所有穿经眶上裂的脑神经可分为两群:外侧群包括滑车神经、额神经和泪腺神经,经zinn's环外侧入眶;而内侧群的动眼神经、鼻睫神经和展神经通过眶上裂内侧部穿zinn's环入眶。

37.早期鼓膜松弛部胆脂瘤比较可靠的x线征象是(e)
a.乳突窦最小径大于1cm
b.乳突窦呈圆形透亮影
c.乳突窦大于对侧2mm以上
d.听小骨受压移位
e.鼓室盾板破坏
解答:早期松弛部胆脂瘤起自prussak′s腔。这个腔的外侧壁是鼓膜松弛部和上鼓室外下壁,内侧是锤骨头和砧骨体,前上方是锤骨外侧韧带,下方是锤骨短突,后方开口向上鼓室。盾板就是prussak′s腔的外侧壁的下骨性部分,在ct冠状位上表现为外耳道上壁与鼓室外侧壁所形成的一锐角结构。这就不难理解盾板破坏作为鼓膜松弛部胆脂瘤较早期特征性征象的解剖学基础。当有胆脂瘤时,盾板局部变钝、变平,继而消失,听骨链内移. 盾板骨质变钝或破坏是胆脂瘤的一个普遍征象。因此对慢性中耳炎病人若发现prussak′s腔内有软组织病灶,加上盾板变钝或消失,强烈提示胆脂瘤。若无盾板破坏,则与肉芽肿难区别。

51、下述哪一种原发恶性肿瘤的肺转移可出现钙化(e)
a、胆管癌
b、肝癌
c、胰腺癌
d、黑色素瘤
e、甲状腺癌
解答:有些恶性肿瘤的肺内转移性结节也可发生钙化或骨化,可见于骨肉瘤、软骨肉瘤、滑膜肉瘤、骨巨细胞瘤、结肠癌、卵巢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的肺转移和经治疗的转移性绒癌。钙化机制包括:①骨形成(骨肉瘤或软骨肉瘤)。②营养不良性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骨巨细胞瘤、滑膜肉瘤或经过治疗的转移性肿瘤)。③黏液性钙化(胃肠道和乳腺黏液腺癌)。

52、关于胸部淋巴瘤,下列哪项不正确(d)
a、非霍奇金病可以在数天内迅速出现肺部浸润
b、非霍奇金病可呈前纵隔的融合大肿块
c、部分霍奇金淋巴瘤有胸腺增大
d、原发的肺淋巴瘤多不属于非霍奇金病
e、原发的肺淋巴瘤多表现为单发肿块,生长缓慢
解答:原发性肺恶性淋巴瘤仅占所有淋巴瘤的0.34%~0.40%,其中大部分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53、下列哪项不适宜作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e)
a、诊断不明的纵隔肿块
b、支气管活检阴性的肺门肿块
c、局灶性或多发性炎性病灶,但不明感染菌者
d、胸膜肿块
e、弥漫性肺病变的磨玻璃阴影
解答:ct导向胸部穿刺活检术在肺部结节或肿块,纵膈占位,胸壁病变的诊断中有明显优势,但是由于其毕竟为有创手段,同时有一定的并发症,所以一般应掌握适应证:一般检查方法如痰检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肺部病变;性质待定的肺、纵膈孤立结节或肿块;有手术禁忌的肺和纵膈恶性肿块,必须明确组织类型以进一步治疗;肺内转移瘤寻找原发灶;肺内感染明确微生物类型。

56、目前ct常用重建矩阵为(d)
a、100×100
b、256×56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0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005年ct医师上岗证试题及答案

做第150题时搜索到的有关“肾钙乳症”的资料,感觉比较有用,特拿出来附后与各位老师共享:
  
  肾钙乳症
  肾钙乳由howell首先命名。近年来由于对其认识逐渐增加,报道有增多的趋势。
   
  肾钙乳的物理性质
  肾钙乳为乳白色或黄褐色液体或胶体状,含有大量微细的含钙粒子呈混悬状态,肾钙乳中可有大量细微结石(资料报道最多者达6万多粒)。国外有人采用穿刺获得的粘稠肾钙乳,用400倍显微镜检查发现有多数多层次构造、圆形或类圆形、直径0.2~0.5mm的小结石,并推测这种结石是由胶质粒子为核心的。肾钙乳的液体部分为浓缩的尿液。由于肾钙乳结晶的大小、成分、数量及形成时间的长短不同而使肾钙乳有不同的外观,从米汤状到泥浆状不等。结晶小者肉眼难以观察,大者有芝麻大小。因此,在b超声像图上表现为强的回声,x线及ct上表现为高密度不透光影,酷似肾结石表现。肾钙乳结晶的化学成分与肾结石一致,包括草酸钙、尿酸、磷酸钙、铵盐等。
   
  肾钙乳的分型
  pomerantz将肾钙乳分为两种类型:积水型和囊肿型。积水型是因为肾钙乳发生于积水的肾盏内,特别是引流不畅的下盏,常合并肾结石。囊肿型肾钙乳则发生于肾盏憩室或肾囊肿内,与肾盂完全不通或只有狭窄的细管相通。较少有自觉症状,肾功能多正常。国外报道以囊肿型多见,国内报道则积水型较多,两者之比约3.8:1。因此积水型可能是我国较常见类型,可能与我国肾结石合并积水发病率较高有一定关系。
  
  肾钙乳的发生机制
  目前尚不清楚。多认为积水型肾钙乳的形成与炎症和梗阻有关。炎症和梗阻可以使肾单位分泌和重吸收发生障碍,同时肾盏内的尿液引流不畅,长期潴留的尿液逐渐浓缩,使含钙、磷盐晶体物质呈过饱和状态而沉淀下来,形成肾钙乳颗粒。囊肿型肾钙乳多位于肾盏憩室内,由于连结肾盏的峡部阻塞使尿液潴留,从而致使肾钙乳形成。因此,可认为肾钙乳的形成有2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充满尿液的囊腔,二是囊腔的出口发生梗塞使囊腔内的尿液逐渐浓缩形成结晶。若同时合并有肾结石则为肾钙乳的形成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

  肾钙乳的诊断
  症状和体征
  肾钙乳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其表现酷似肾结石。可以有腰部疼痛、尿痛、尿浊、尿急甚至血尿,个别可以发生典型的肾绞痛,可有发热。体检可能扪及增大的肾脏及叩击痛,也可无阳性体征。对于肾结石患者伴有积水,既往有肾囊肿或肾盏憩室病史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

  超声检查
  肾钙乳进行超声检查的典型表现具有相当的特征性。表现为“钙液平面”和“麻饼征”,以及伴随着体位变化动态观察下出现的“落雪征”。患者取俯卧位,沿背侧肾区纵切或横切,则显示出钙液面:声像图为盘状、半月状或条带状强回声,钙液面呈直线状,其边缘轮廓多呈弧形。钙液面的形态因积水的囊肿大小及肾钙乳颗粒的大小而异。若病人取俯卧位,做冠状切面,则显示出“麻饼征”:即声像图为圆形的强回声,内部为密集而不均匀的光点,边缘较模糊,光点的大小因肾钙乳颗粒的大小和多少而异。在检查中探头位置不动而让病人转动身体时,如果看到肾钙乳颗粒在积水的肾盏中犹如飘落的雪花一样往下沉积,即所谓的落雪征,则是诊断肾钙乳的有力依据。

  x线及ct检查
  是诊断肾钙乳的主要依据,具有特征性。立位摄片可以显示出钙液面,高密度的肾钙乳颗粒沉积于阴影的下部,其密度表现与普通草酸钙结石相当,边缘较清晰。个别颗粒较大的可突起于钙液面呈现出盘中盛果样改变,若颗粒较小而少时,钙液面可能不明显而仅呈线条状。据国外资料,钙液面大小不一(0.5~5cm)、也可出现多个(最多达13个)。仰卧位摄片则显示麻饼征,表现为团状的不均匀密度增高影,边缘较模糊。若让病人站立位见到钙液面后将检查床缓慢放平,钙液面转变为麻饼征或者反过来麻饼征转变为钙液面,是诊断肾钙乳的可靠依据。所以,动态的观察是诊断肾钙乳的重要手段。
  ct检查则较x线来得更精确细致。在临床上如能充分认识肾钙乳的特征,在多发肾结石特别是合并梗阻积水的病例中则可发现更多的肾钙乳,故有人强调在仰卧位平片上发现多数细小的结石,密度不高并形成团絮状集中时,应加拍立位片。

  肾钙乳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与多发性肾结石、肾囊肿钙化、肾囊肿内结石等鉴别。但更应注意肾钙乳常合并肾结石,不要满足于肾结石的诊断而遗漏了肾钙乳。
  肾钙乳与上述疾病的主要鉴别要点:(1)肾钙乳密度较结石低并呈团状。(2)肾钙乳如有微小结石可出现麻饼征。(3)站立位摄片有钙液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4-5 23:22 | 只看该作者

2005年ct医师上岗证试题--我的作答

我是1996年参加上岗证考试的,当时的指定参考书只是李果珍主编的《临床ct诊断学》。没想到这两年的考试参考书多了两本:李松年的《现代全身ct诊断学》和曹丹庆、蔡祖龙的《全身ct诊断学》。所以做2005、2006的上岗证考试题觉得非常吃力,许多题目都找不到答案,只好胡乱翻书,将本科《系统解剖学》教材、《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和磁共振成像》、《全身ct和mri》、《x线诊断学基本功》……全翻了出来,还是不能答全试题!惭愧惭愧!

001:c  002:d  003:c  004:d  005:e
006:a  007:d  008:a  009:
10~30题丢失,遗憾!!
031:d  032:d  033:c  034:d  035:d
036:d  037:   038:d  039:c  040:
041:a  042:a  043:d  044:c  045:a
046:c  047:a  048:a  049:d  050:d
051:   052:   053:c  054:c  055:0
056:d  057:a  058:e  059:e  060:e
061:d  062:a  063:b  064:a  065:
066:a  067:   068:b  069:d  070:e
071:   072:c  073:e  074:0  075:0
076:0  077:c  078:0  079:   080:a
081:   082:d  083:a  084:a  085:
086:   087:b  088:a  089:b  090:a
091:d  092:b  093:a  094:a  095:b
096:b  097:e  098:a  099:e  100:e
101:b  102:   103:d  104:c  105:a
106:b  107:b  108:b  109:e  110:c
111:b  112:c  113:e  114:a  115:e
116:e  117:   118:e  119:d  120:
121:e  122:d  123:b  124:c  125:d
126:a  127:c  128:e  129:a  130:c
131:e  132:d  133:d  134:b  135:c
136:d  137:e  138:e  139:e  140:d
141:   142:d  143:e  144:c  145:c
146:d  147:c  148:b  149:b  150:a


32.膀胱三角区正确地描述是指(d)
a.膀胱底部两侧至膀胱颈区域
b.膀胱底两侧壁至膀胱颈区域
c.膀胱底部至输尿管开口区域
d.膀胱底输尿管开口至尿道内口区域
e.膀胱底至膀胱颈部
解答:膀胱三角位于两输尿管开口与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此区由于缺少粘膜下层,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无论在膀胱膨胀或收缩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本科教材,《系统解剖学》第三版,173页)

34.肾门向肾内延续于一个较大底间隙称为(d)
a.肾大盏
b.肾盂
c.肾门
d.肾窦
e.肾蒂
解答:肾门向肾内续于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由肾实质围成,含有肾动脉、肾静脉的主要分支和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本科教材,《系统解剖学》第三版,166页)

82、构成侧脑室下角顶末端的结构为(d)
a、尾状核
b、豆状核
c、坎倍氏体
d、杏仁核
解答:侧脑室下角在颞叶内,又称颞角。顶部是大脑半球白质,内侧为终丝和尾状核尾部,末端连接杏仁核。下角的底由内至外为海马伞、海马和侧副隆起。(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48页)

96、眶内炎性假瘤的基本ct特征是(b)
a、眶内受累组织或间隙边界清楚,显示肌腹肿胀且单个眼肌受累
b、眶内受累组织或间隙边界模糊,可见单或多个眼肌受累,肌腹肿胀
c、眶内受累组织或间隙边界清楚,形成肿块时,病灶局限、强化明显
d、眶内受累组织或间隙边界模糊,但若形成肿块,同眼肌易于区分
e、眶内受累组织或间隙边界模糊,肉芽组织生长可形成“冰冻眼眶”
解答:眶内炎性假瘤根据原发部位和受累范围,可分为四型:1、泪腺型,表现与泪腺肿瘤相似;2、眼外肌型,可以累及单个或多个眼肌。单个眼肌受累,外观类似肌炎。眼外肌腱与肌腹都肿大,眼肌附着处眼环(色素膜-巩膜)增厚、模糊并有强化。这些都是假瘤的特征性表现;3、球后炎性肿块型,表现为眶上裂、海绵窦、眶尖、视神经处肿块样病变,外形规则或不规则,很难与其他肿物鉴别;4、弥漫性眼眶炎性假瘤,可以是双侧的,并同时累及泪腺和视神经,眶内结构被硬纤维组织代替,形成所谓“冰冻眼眶”。(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160页)

98、鼻窦粘液囊肿的典型ct表现组合是(a)
a、额窦、筛窦最常见;窦腔扩大;窦壁变薄;病灶密度均匀一致;
b、蝶窦、筛窦最常见;窦腔融和;窦壁硬化;病灶局部可强化;
c、上颌窦、筛窦最常见;窦腔膨大;窦壁硬化;病灶局部可强化
d、上颌窦、蝶窦最常见;局部窦壁骨质增厚;病灶局部呈软组织密度
e、上颌窦、额窦最常见;面部畸形;眼球突出;病灶穿通窦壁进入邻近间隙
解答:副鼻窦粘液囊肿好发于额窦和筛窦,蝶窦和上颌窦内少见。窦腔扩大,窦壁均匀变薄,呈气球样变是典型的ct表现。(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202页)

114、颅内动脉瘤最好发于(a)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眼动脉
d、脑底动脉环的前半部
e、脑底动脉环的后半部
解答: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动脉,约95%分布于颈内动脉系统,5%分布于椎动脉系统,以发病的多少排列,依次为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常可多发,发生率约为20%,但由于检查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4-7 05:00 | 只看该作者

2005年ct上岗证答案!

2005年ct上岗证我做的答案如下:有关图片的缺失图片,所以我只好打了问号。
1c  2d 3d  4d  5e  6a  7d  8a  9d  
10-30丢失
31d  32d  33c  34d  35d  36d  37e  38d  39c  40b  
41b  42a  43d  44c  45a  46c  47d  48a  49d  50d  
51e  52d  53e  54c  55?  56d  57c  58e  59e  60e  
61d  62a  63a  64a  65e  66a  67c  68d  69e  70e  
71d  72c  73e  74b  75? 76? 77? 78? 79b  80a  
81c  82d  83d  84a  85a  86e  87b  88a  89b  90b  
91d  92b  93a  94a  95b  96e  97e  98   99e  100e  
101b  102d  103d  104e  105e  106b  107d  108b  109e  110c  
111b  112c  113e  114d  115a  116e  117b  118e  119e  120d  
121e  122d  123e  124c  125d  126a  127c  128e  129a  130c  
131e  132d  133e  134b  135c  136d  137e  138e  139e  140d
141e  142d  143a  144e  145c  146d  147d  148a  149b  150a

85、轻度新生儿缺氧性脑病与正常新生儿额叶白质低密度鉴别,后者脑白质ct值(a)
a、>19hu
b、>15hu
c、>13hu
d、>23hu
e、>25hu
解答:正常新生儿脑白质ct值约在18-28hu,脑灰质为26-39hu,hie脑白质ct值约在20hu以下,脑灰质在25hu以下

95、结核性脑膜炎多见于(b)
a、颞叶
b、脑底
c、额叶
d、枕叶
e、颞顶叶
解答:结核性多见于脑底、脑膜,局限于脑皮层者罕见

119、以下哪项不符合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e)
a、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结节
b、病灶边界清楚,常有钙化
c、占位征象不明显
d、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e、多发生在鞍旁,累及鞍内
解答:颅内硬膜外型海绵状血管瘤多发生于鞍旁,累及鞍内,而不是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脑内血管瘤有时可无强化

120、一般头颅增强ct扫描,延迟时间一般为(d)
a、5秒
b、10秒
c、15秒
d、20秒
e、25秒
解答:头颅增强扫描延迟时间一般为20秒,也可以使用造影剂量跟踪技术根据设定的注射速度、域值和增强效果的要求来自动设置最佳的增强效果。

123、浸润性生长的星形细胞瘤的ct征象为(e)
a、占位征象不明显
b、ct值45hu左右
c、边缘光滑
d、肿瘤有包膜
e、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
选e:浸润性生长的星形细胞瘤,ct平扫为低密度,边缘多不规则,与周围水肿不易区分,ct值多在20hu左右,占位效应与病变范围有关,由于此类肿瘤分化较好,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

125、脑脓肿壁形成晚期是(d)
a、4天后
b、7天后
c、10天后
d、14天后
e、21天后
解答:脓肿壁形成晚期,14天以后,脓肿包膜增厚、周围水肿减轻

140、颈段椎管狭窄,是指椎管前后径小于(d)
a、8-9mm
b、9-10mm
c、10-11mm
d、11-12mm
e、12-13mm
解答:李果珍、曹丹庆、李松年标准不太一样,但颈1都不小于15-16mm,颈2以下下限一般为12mm,李果珍书小于11-12mm应考虑椎管狭窄


[本贴已被 sdqzwyx 于 2008-5-27 22:48:53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4-7 05:08 | 只看该作者

2005年ct上岗证答案1

今天怎么回事?我上传的帖子怎么总不完整?重新编辑,看到内容没错误,发表为什么就变了,奇怪!我大体跟守望可可西里、翁站长答案对比了一下,有几个题目答案还有出入,希望更多的站友做答案上传,最后用excel表格整理,有争议的答案,大家讨论决定,最终肯定会得到最标准正确的答案!

[本贴已被 sdqzwyx 于 2008-4-6 21:23:59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4-25 1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005年ct医师上岗证试题及答案

我的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a 6a   7d  8a  9d
10~30题遗憾丢失!!
31d 32d 33c 34d 35d 36d 37e(ct换证资料) 38d 39c 40b
41b 42a 43d 44c 45a(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  46c 47d 48a 49d 50d
51e 52d 53a 54c  55 i=i。.e-ud   56d 57a 58e 59e 60e 
61d 62a 63a 64a 65e 66a 67c 68d 69e 70e 
71d 72c 73e 74b 75? 76d 77c 78? 79b 80a 
81c 82d 83d 84a 85a 86e 87b 88a 89b 90b 
91d 92b 93a 94a 95b 96c 97e 98a 99e 100e 
101b 102d 103d 104e 105e 106b 107d 108b 109e 110c 
111b 112c 113e 114d 115e 116e 117b 118e 119d 120e 
121e 122d 123e 124c 125d 126a 127a 128e 129a 130c 
131e 132d 133e 134b 135c 136d 137e 138e 139e 140d 
141e 142d 143a 144e 145c 146d 147c 148a 149b 150a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8-4-25 9:29:39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6-30 00:29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ct医师上岗证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