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107|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颌面颈部] CT14095:左侧颈部包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 26岁 左侧颈部发现包块一月余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8-6-18 12:03:06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6-18 19:36 | 只看该作者
虽没有强化资料,但根据病灶的形态仍考虑囊性占位,考虑淋巴管囊肿可能性大.神经元性肿瘤不能完全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6-18 19:47 | 只看该作者
与左侧颈部静脉边界不清,建议增强扫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6-18 2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左侧颈部包块

以下是引用zsl6918在2008-6-18 11:36:00的发言:[br]虽没有强化资料,但根据病灶的形态仍考虑囊性占位,考虑淋巴管囊肿可能性大.神经元性肿瘤不能完全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6-18 20:14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淋巴管囊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6-18 2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6-18 2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14095:左侧颈部包块

左侧胸锁乳突肌内侧、颈动脉鞘后外侧见椭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无钙化,境界清晰,沿肌间隙生长,可惜没有强化资料,但根据囊性占位病灶的形态,考虑淋巴管囊肿可能性大,神经元性肿瘤(神经鞘瘤)不能完全除外。
鉴别诊断:
1、淋巴管瘤是由于淋巴管先天发育不全、错构,导致淋巴引流梗阻,管腔异常扩张致淋巴管瘤样扩大形成囊性肿块;或是由于淋巴管继发性损伤所致。淋巴管瘤最常见于颈部。按淋巴管扩张程度,可分为单纯性、海绵状和囊性淋巴管瘤(又称囊性水瘤)。发生于颈部的淋巴管瘤,主要位于颈后三角区,以囊样水瘤最为常见,呈多囊状。临床以婴幼儿多见,2岁以下者占80%-90%。ct显示颈后三角、皮下及深部脂肪组织内多房性水样密度影,向上可达口底或面部,向下可向纵隔内伸展,增强扫描其分隔和囊壁可增强,特别是合并感染或有手术史者增强更明显。囊样水瘤可以自行消退,但病变部位越深、越复杂,复发的可能性也越大。颈后三角区无交通的多小房状为其特征。沿疏松的间隙生长为本型的另一特点,

2、神经鞘瘤ct征象为肿瘤呈等于、略低于或低于肌肉密度的软组织块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个别病例不强化。
①ct平扫时密度低于肌肉密度主要因为肿瘤细胞排列疏松,间质成分多,细胞间水肿液及粘液成分较多,ct平扫时呈低密度。另外神经鞘瘤与肌肉组织相比衰减少,,平扫时ct值较肌肉组织低,这是肿瘤低衰减与雪旺细胞粘液基质水份含量高有关。
②ct上显示肿块边缘光滑主要是由于肿瘤有完整的包膜。
③ct上肿块显示密度不均,强化不均匀与肿瘤出血、坏死,囊变有关。神经鞘瘤不均匀强化取决于antoni b区细胞过少,囊变,蚀源性和结节性黄瘤。本组病例密度不均匀多见于肿瘤出血,坏死,囊变,但强化不均匀除肿瘤出血,囊变,坏死外,可能与神经鞘瘤细胞排列有关,细胞排列疏松时,ct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3、还应当与鳃裂囊肿鉴别,第二鳃裂囊肿常位于下颌角后方,颌下腺和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颈血管鞘中后部和颈阔肌侧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6-18 2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14095:左侧颈部包块

以下是引用zsl6918在2008-6-18 11:36:00的发言:[br]虽没有强化资料,但根据病灶的形态仍考虑囊性占位,考虑淋巴管囊肿可能性大.神经元性肿瘤不能完全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6-18 21:1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sl6918在2008-6-18 11:36:00的发言:
虽没有强化资料,但根据病灶的形态仍考虑囊性占位,考虑淋巴管囊肿可能性大.神经元性肿瘤不能完全除外.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6-18 21:44 | 只看该作者
淋巴管瘤/神经鞘瘤/鳃裂囊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