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33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2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教哪位同行有关于1:多排螺旋ct的优点
  2: 放射学的新进展          方面的文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6-6 23:46 | 只看该作者
[文摘]多层螺旋ct的优势
      

      1 降低x线球管的损耗
常规和单层螺旋ct球管旋转一周仅能获得一幅图像。准直器所遮挡的x线没有得到利用,是一种浪费。多层螺旋ct球管发射同等量的x射线,可以获得4层以上图像,使得x线的利用率提高到单层扫描的4倍以上。相同pitch值,同样的球管消耗在z轴方向的覆盖宽度为单层ct同样螺距的多倍。在不增加球管负荷的情况下,一次屏息扫描可覆盖更长的范围,而且并没有降低图像质量。同样的覆盖长度,扫描周期仅为单层ct的n分之一,曝光时间缩短。降低了x线球管的热量积累,减少或根本不需要散热等待,延长了球管的使用寿命。
       2 扫描覆盖范围更长
由于探测器具有多个数据采集通道,使用同样的层厚、同样的扫描时间、相当于同样螺距时,覆盖范围是单层的n倍。使在一次屏息内完成更长范围的扫描成为可能。目前多层螺旋可在30秒左右,以2.5mm的薄层,完成长达600mm的自胸廊上口到耻骨联合整个躯干的扫描。
        3 扫描时间更短
由于取消了扫描时间间隔,单层螺旋扫描已经使检查时间缩短到原来的近十分之一。多层螺旋则使扫描时间又进一步缩短。在保持原来的层厚,覆盖原来一样的长度,相当于同样螺距的条件下,扫描时间仅为单层螺旋的n分之一。如果采用0.5秒扫描周期,扫描时间会再缩短一半,为单层的八分之一。这给增强扫描和增强后的分期扫描带来更大的益处。在增强扫描中,或者可以利用原来对比剂的剂量进行更长范围的扫描而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或者可以降低对比剂的用量,保证在高血药浓度的情况下,扫描完预定区域。有文献报道,对比剂的用量至少可节约20%。不仅减少了病人的费用,也减轻了病人由于对比剂用量多所造成的毒副反应。在增强后的分期扫描中,多层扫描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覆盖预定范围,使分期扫描更加精确。例如,在单层螺旋扫描时,增强后25秒开始动脉期扫描,至肝脏下缘时,时相已接近门静脉期。多层螺旋可以10秒内完成整个肝脏的动脉期扫描,使每层图像都处在真正的动脉期内。
        4    扫描层厚更薄
由于具有多个数据采集通道,可以在一次屏息扫描中,同样的扫描时间,保持原来覆盖长度的条件下,采用更薄的层厚完成检查,大大检查了z轴方向的空间分辨率。由于能采用0.5mm层厚,z轴方向的空间分辨率已达到与横断面图像空间分辨率一致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了mpr和三维图像的质量,使其与横断图像质量相同,称为各向同性。
        5    提高三维成像的质量
多层ct多采用更薄的层厚进行检查,在z轴方向上增加了采样密度,使我们在扫描后的图像后处理工作中获得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的各种重组或重建,消除后处理图像中z轴方向出现的阶梯状图像边缘(stair stepping)。例如可获得更优秀的支气管树的ssd图像、主动脉边缘更光整的mpr图像或者在仿真内窥镜的观察中,显示更平滑的胃肠道或血管内壁,提高了三维成像的质量。
        6、多层与单层螺旋ct的不同
       ①  探测器阵列的不同  单层螺旋ct的z轴方向只有一排探测器,多层螺旋ct改变为具有四组以上通道的多排深测器阵列,不同厂家的探测器排数和构造不同。等宽(对称排列)型有ge公司,为16排1.25mm宽的探测器,覆盖范围最大20mm;toshiba公司,为34排,其中中心4排0.5mm宽,两侧共有30排1.0mm宽的探测器,最大覆盖范围32mm。不等宽(非对称排列)型有siemens和marconi(picker)公司,为8排不同宽度的探测器,分别为1、1.5、2.5、5mm各两排,最大覆盖范围20mm。
      ②   x线束的不同  单层螺旋通过准直器后的x线束为薄扇形,因为对面z轴方向只有一排探测器接收信号,所以,x线束的宽度等于层厚。多层螺旋由于对面z轴方向是具有四个以上通道的多排探测器,x线束的宽度等于多个层厚之和,改变为厚扇形x线束,最厚可达32mm,提高了x线利用率。
        ③  数据采集通道的不同  z轴方向单层螺旋仅有一组通道采集数据,多层螺旋则根据层厚的不同,把多排探测器组合成不同的n组,形成数据采集的n组输出通道。n组通道在扫描过程中,同时分别对各自连接的探测器接收的x线所产生的电信号进行采集、输出。
         ④ 同一扫描周期内获得的层数不同  单层螺旋一个旋转周期获得一幅图像,多层螺旋一个采样周期可获得4幅以上图像。
       ⑤    决定层厚的方法不同  单层螺旋的层厚选择与非螺旋ct一样,仅通过改变x线束的宽度来完成,线束的宽度等于层厚。多层螺旋的层厚不仅取决于线束的宽度,而且取决于不同探测器阵列的组合,如同样10mm宽的x线束,可以由每四排1.25mm探测器组成一个5mm探测器通道,获得两层5mm层厚的图像,也可以由每两个1.25mm探测器组成一个2.5mm探测器通道,获得四层2.5mm层厚的图像。对不等宽的探测器阵列,还可以通过后(即探测器前)准直器对某排探测器的部分遮盖来完成层厚的选择。例如,遮盖一半1mm探测器可获得0.5mm的层厚。
       ⑥  图像重建算法的不同  与单层螺旋相比,多层螺旋扫描除了数据采集量明显增加之外,数据点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6-7 07:0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听蝉观竹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7-20 19:43 | 只看该作者
[emb25][emb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