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现:上颌骨偏右侧呈膨胀性改变,密度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
诊断:1、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双侧上颌窦炎
讨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肿瘤样病变,可能与胚胎原始间叶组织发育异常有关,一般在幼年时期发病,早期无任何症状,至青少年和成年人才出现症状。 全身任何骨骼均可发生病变,以四肢长骨,骨盆骨,头颅骨多见,四肢长骨则以股骨、胫骨和肱骨多见,颅面骨以下颌骨、上颌骨、颞骨和枕骨多见。发生再颌骨的称为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颌骨纤维结构不良,是正常骨组织逐渐被增殖的纤维组织所取代为特征的骨病。1938年lichtenstein首先介绍此病。病因及病理机制迄今尚未明确。
临床表现 发病于下颌骨的患者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质硬,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牙齿出现排列错乱、正常咬合关系改变。发病于上颌骨的患者,病变更为严重,可引起鼻阻塞、流泪,同侧眼球突出、有复视,有视力减退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关系紊乱。两者均有面部畸形、隆起的肿块质硬边界不清,逐渐长大,硬腭和牙槽可膨隆,大多向唇、颊侧隆大,颜面一侧突出,双侧不对称。
ct表现 ct表现主要分为囊状膨胀型改变和硬化型改变。囊状膨胀型主要见于四肢骨占60.5%,表现为囊状透光区皮质变薄,骨质可见膨胀,囊内有磨玻璃钙化,透亮区内有些可见多囊状,囊内有骨小梁,囊性病变周围可有硬化。硬化型均见于颅面骨,特点是骨质非一致性密度增高,在硬化区内见有散在的颗粒状透亮区,主要征象:①颅外板及板障向外膨胀,内外板距离增宽;②密度不均,囊性、虫蚀样低密度灶和(或)钙化及硬化性高密度灶;③磨玻璃样改变。
鉴别诊断:骨化性纤维瘤, 是一种起源于纤维组织的良性骨肿瘤,肿瘤组织具有向骨质和纤维组织双向发展的特点。病理上由纤维组织及成熟的板层骨组织构成。以青少年或儿童多见,但成年人亦可发病。常见于颅(颌)面骨,较少发生于四肢长骨,后者绝大部分在胫骨前侧骨皮质内。ct表现为以髓腔为中心向四周膨胀性生长,多单骨受累,边界清楚,肿瘤呈等或高密度软组织肿块,有菲薄的骨壳,病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7-19 17:27:53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