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78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松不老,夕阳犹红——记著名医学影像学家李果珍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果珍教授,国内外著名的医学影像学专家,北京医院放射科德高望重的老主任。曾担任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主编和名誉主编,卫生部医学影像装备专家顾问组组长,美国援助发展中国家专家顾问委员会( rof)委员和国际神经放射学杂志(ijnr)顾问。 1998年,荣获北美放射学会(rsna)“荣誉会员”称号;2001年,荣获欧洲放射学会(ecr)“荣誉会员”称号,是 获得这一称号的第一位中国人。



李果珍教授从事放射学专业已六十余载,她是我国最先开展、应用新技术和进行医学影像诊断的先行者,放射学界尊称她为我国影像医学的泰斗。

见证中国放射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李果珍教授生于 1915年,1935年在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医学预科学习三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五年,194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协和医院工作,从师于谢志光教授。1948年经谢教授推荐到美国芝加哥大学附属医院(billing's hospital)放射科进修两年,在那里,她的聪明好学与钻研精神得到了导师hodges教授和众多外国同事的赞扬。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震撼了全世界的海外学子,也激发了李果珍教授的爱国之心,她依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为振兴中华放射学事业而献身。李教授说:“中国的医学需要我。政治不是最重要的,回到中国,我能够以习惯的方式生活,能够将我所学的传授给祖国的同行们。”李果珍教授回国后即就职于北京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1965年,由北医三院调到北京医院放射科,任放射科主任。至今她从事临床放射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六十余载。

始终站在放射学领域的最前沿,是李果珍教授最为自豪的事情。 20世纪50年代,李教授首创以手和腕骨判断骨龄的研究,经过后来学者的不断完善,创建了中国人正常骨龄标准,已普遍用于临床诊断和运动医学。70年代末期,北京医院引进了全国第一台ct,李果珍教授在国内最早开展ct检查,并从1980年开始,先后举办了10余期全国ct学习班,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所知传授给同仁,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各地的学术带头人。1984年开始,李教授出任《中华放射学杂志》主编。90年代初,她带领年轻的一代最先开始了高场强磁共振的临床应用,6年后她又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功能磁共振的研究。多年来,李果珍教授为我国医学影像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进行了不懈努力。她曾先后撰写及指导了近百篇医学论著,其中1985年编写的《临床体部ct诊断学》,是我国最早的两部ct专著之一,成为学习ct的主要参考书。1994年,在原书的基础上,李教授丰富了内容并增加了该领域的新进展,编写了《临床ct诊断学》,该书被指定为全国大型医疗设备(ct)使用人员上岗考试的专用辅导材料,成为医学影像学领域的一部有影像力的专著,并由此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她还主编了《骨关节创伤x线诊断学》,并担任荣誉主编和编写《骨关节影像学》、《骨骼肌肉疾患影像诊断图谱》。

李果珍教授对 mri尤为钟情。在2001年欧洲放射学会(ecr)的开幕式上,86岁高龄的李教授做了主题为“中国的科研人员正在使用功能mri对针灸治疗进行量化研究” 的演讲。她指出,mri作为西医技术,与东方医学治疗操作相结合,将揭开针灸治疗的神秘面纱。这一研究既会提高针灸医师的知识水平,同时还会以客观真实的临床数据增进人们对针灸的接受。“光明穴是胆经位于小腿上的一个穴位,治疗眼疾时常刺激这个穴位。眼睛受视神经调控,视神经终止于大脑枕叶视皮质。我们刺激志愿者的光明穴的同时,mri图像显示在大脑枕叶有兴奋灶。这证明光明穴—眼睛—大脑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同样,我们也在证明其它的‘穴位—靶器官—大脑'之间的联系。”李果珍教授继续解释。此外,她在ecr 2001的另一个演讲——用放射成像方法客观反映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同样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当时《ecr today》提到:她(李果珍教授)所获得的众多荣誉,她所发表的众多论述与专著,她在中国放射学界的领导者、编者、师者与改革者的地位,使“ecr荣誉会员”之于她是名至实归。北京某医院放射科的一位教授对李果珍教授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她的科研意识总是走在人们的前面,当我们还将注意力放在‘怎样更好地利用磁共振诊断疾病时',李教授却想到了用这个技术来量化针灸治疗,客观地证明它。”科学地确定穴位与经络,客观地证明针灸疗效,是生物医学工程界与医学界众多学者一直探寻的课题。若能实现,针灸这一古老的疗法必能再一次焕发“青春的活力”。





为师严谨,桃李满天下

医学是一门循证的科学,前人经验的积累在其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放射影像诊断学更是如此。李果珍教授现在每天花大部分时间整理各种影像材料,留作教学之用,时刻惦记着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几十年来,李果珍教授的弟子已有三代,她带过的进修医生、研究生、博士生已经遍布海内外,成为放射学界的栋梁之才。

半个世纪来,影像学科飞速发展。设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1-20 01:10 | 只看该作者
忠心祝愿 李果珍教授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1-20 06:34 | 只看该作者
李老乃我们放射界泰斗级的人物啊,敬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6:19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radiology.com.cn/radiology/app?service=direct/1/home/$directlink$0&sp=sff8080811d412fac011daf86bd7b10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1-21 05:42 | 只看该作者
医学影像界的罕见奇女子,已经不能用敬仰,敬佩来形容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1-22 04:45 | 只看该作者
工作着的女性最美丽。忠心祝愿 李果珍教授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1-22 1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青松不老,夕阳犹红——记著名医学影像学家李果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1-23 17:10 | 只看该作者
忠心祝愿 李果珍教授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1-24 06:53 | 只看该作者
忠心祝愿 李果珍教授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1-24 1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青松不老,夕阳犹红——记著名医学影像学家李果珍






[本贴已被 wnlyq8688 于 2008-11-24 11:24:0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