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48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胃肠道CT诊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常规的ct设备由于扫描时间与成像时间长,虽然行心血管造影并ct扫描,心内结构也显示不清,因此,难于应用ct检查心,大血管。自从超高速ct设备和螺旋扫描技术问世以来,才使ct检查心、大血管成为可能。但仍需向血管内注射造影剂,才能行ct扫描。因此是比较复杂而又有一定痛苦和危险的方法,使心、大血管ct检查的应用仍然受到限制。  一、检查方法

  常规胸部ct扫描,能显示心、大血管轮廓以及与纵隔内器官,组织的毗邻关系,对显示心包积液、增厚、钙化有一定帮助。

  螺旋扫描与心血管造影并用可以得到心、大血管内腔的三维重建图像,能了解心、大血管腔内的情况和心血管壁的厚度等。

  超高速ct扫描与心血管造影并用,可显示心、大血管内腔的变化,对诊断心、大血管内血栓、粘液瘤、瓣膜形态改变以及冠状动脉钙化有一定帮助。对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现优于mri。此外,还可行心肌厚度、血流量和组织内灌注等的研究。由于扫描时间短,还可行心、大血管的动态观察。

  二、临床应用

  心、大血管的ct检查对下述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①心包疾病:心包炎引起的心包积液,ct值一般在12~40hu,如果密度较高,表示心包积血或渗出液;如密度较高,表示心包积血或渗出液;如密度较低,则可为漏出液或淋巴液。心包增厚(数mm至50mm)或钙化为慢性心包炎表现,恶性肿瘤的心包积液为血性的,有时可见多结节状影。②心脏肿瘤:心腔内肿瘤以良性居多,如粘液瘤,表现为心腔内软组织肿块;心壁的肿瘤如心肌肿瘤,罕见。③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此外,还有心脏室壁瘤、大血管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图3-2-25)。④特发性心肌病:心腔扩大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腔缩小和心壁增厚为肥厚型心肌病。另外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如间隔缺损等和瓣膜病,如二尖瓣病变等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
                                                                                相关医学下载:http://www.yn888.com.c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2-10 18:16 | 只看该作者
心脏与胃肠,楼上楼下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10 18:29 | 只看该作者
本贴可以保留,不过要换个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