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引用影象王在2007-3-14 21:40:00的发言:[br]诊断:典型的颅咽管瘤。[br]诊断依据:[br] (1)临床依据:颅咽管瘤起源于胚胎时期的rathke囊的残余鳞状上皮。是小儿常见的脑内肿瘤,约占小儿鞍区肿瘤的一半以上。大多发生在8-12岁。颅咽管瘤的第二个发病高峰在40-60岁成人。颅咽管瘤最常见于鞍区。大多位于鞍上,小部分位于鞍内,完全位于鞍内的颅咽管瘤罕见。典型的颅咽管瘤是边界清楚的囊实性肿块,囊内含有胆固醇结晶、角蛋白脱屑以及正铁血红蛋白。[br] (2)mri表现:肿瘤位于鞍上,呈短t1长t2信号,垂体形态信号未见异常,排除垂体病变,增强后边缘强化,符合颅咽管瘤表现。由于颅咽管瘤囊内容物的性质不同,其mri表现变化很大。可以说,颅咽管瘤是鞍区肿瘤信号最不均匀的肿瘤。最常见的mri信号特点是囊内容物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但是有时囊内的信号可表现为短t1信号。对囊内成分的分析表明,影响囊内信号的主要因素是囊内蛋白含量的高低以及血液自由溶解产物的多少。增强扫描时颅咽管瘤的实性部分以及囊壁可出现明显不均匀强化。综上表现考虑典型颅咽管瘤。
(点击阅片: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9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