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共体放射诊断影像质量标准导则
——欧共体工作文件(eut16260en.1996.6) ——
原卫生部工业卫生所 周启甫译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 燕树林整理
一、前言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辐射防护的两个基本原则是: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同时还包含了剂量参考标准。这些原则主要由欧洲原子能联盟指示(4)转换成法律条款。
正当化是放射防护的第一段。当没有充分的临床指征时,无论影像质量多好,对患者进行放射检查都是不正当的。每一次检查都应当对患者产生医疗的纯利益。只有在预期所进行的检查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医生的决定产生功效时,此检查才是可行的。
·诊断;
·患者管理和治疗;
·患者的最终结果。
正当化也意指在对患者较低危险情况下,其它方法均不能获得的必要结果。作为结果的是正当化要求所选择的成像方式是切实可靠的,比如它的结果可以重复产生,对特定的临床问题具有足够的敏感性、特异性、精确度和预期诊断价值。
正当化还有必要设立一个经过放射技术和放射防护培训和实践被主管当局承认)的人,通常是放射诊断医生,来承担一项检查的整体的临床职责。这个人应当与相关临床医生紧密合作,以建立最适于患者管理和治疗的程序。此负责人在适当的时间可委托给有资格的技术人员履行此项检查,但此技术人员必须受过相应的培训和实践。
有关成人和小儿患者相应标准的指导可分别参阅“who报告689(5)和757(6),有关有利于放射科最好的运转的指导可借鉴伦敦放射医生皇家学院(7a)和德国联邦医学委员会(7b),的经验。
icrp没有就有关诊断检查做出患者辐射剂量界限的推荐性建议,但强调使用剂量参考值作为评价医学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辅助手段。
当临床上确认诊断检查是正当的,则随后的成像过程必须是最优化的。电离辐射最优化的采用,包括成像过程中三个重要方面的相互影响:
? 照片影像的诊断质量;
? 患者的辐射剂量;
? 摄影技术的选择。
本文件提供所有这三个方面的指南。由于不可能对放射诊断的所有程序进行评价,故选择了那些或是最常见部位的;或是对患者造成较大剂量的;或是两者兼备的检查。它们分别是:胸部、头颅、腰椎、骨盆、泌尿系统和乳腺。本文件不是试图规定以上检查的程序,因为它们常带有放射检查人员个人的特征,由当地的条件和特殊临床状况来确定。取而代之的是制定上述六种常规检查的影像质量标准。遵守这些影像质量标准,首先和最重要的是确保所有影像特性能满足诊断要求。
二、目的
当完全遵守本文件给出的指南时,将有助于获得:
?满意的影像质量。
?每次摄影合理的低辐射剂量。
本文件主要指导对象是参与摄影的技术人员和书写诊断报告的医生。负责设计x线成像设备和维修人员也会对此感兴趣,对于负责设备介绍和购置的人员也会有帮助。
本文件为良好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达到的标准,它可用于放射学整体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表述为某种特定照片影像标准的诊断要求,都被认为是产生标准质量影像所必需的。但其中并没有对特定临床指征所应具备的影像质量标准做出规定。
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是每种摄影种类的参考值,它建立在早期欧洲患者剂量值调查结果的3/4(75%)基础上。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一旦超过这一数值,应调查采用相对较高剂量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纠正行动。参考值应作为最高限度,以此为出发点,在符合诊断要求的合理条件下,以尽可能低的剂量原则来追求低剂量水平的实现。
本文件所包含的优秀摄影技术举例,源于欧洲的两次质量标准的试验结果。当使用推荐的摄影技术时,可能会达到影像和患者剂量标准。
为鼓励影像质量标准的广泛推广,特此以人的视觉评价代替用复杂测量设备的检测方法。因为这些设备大部分科室没有。但是,评价某一特定摄影的患者辐射剂量是否符合标准时,不可避免要用剂量仪进行测量。这时需要对患者君进行有代表性的抽样。
三、优质影像性能的一般准则
一般原则应用于常见的所有x线摄影检查,所有操作x线机和报告诊断结果的人员都必须清楚这些原则。
1.影像的标识
必须在照片上清楚地给出患者相关的标记(如x线号)、检查日期、定位标记和设备名称。这些标识不能遮盖照片上与诊断有关的区域,同时还要标上摄影人员的编号标记。
2.x线成像设备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计划形成了有效剂量放射实践的一个必要部分。它应在每个医用x线科室中执行,并包括与新进行的x线检查相关的重要物理参数和技术参数的选择。这些技术参数的限值和测量精度的容许范围,将需要对本文件中优质摄影技术范例进行严格采用。
3.患者体位
正确的患者体位对决定放射摄影检查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显示被检结构,需要对常规体位改变成按特殊临床要求的体位,由直接参与检查的技术人员负责患者的体位设计。用合理的固定架和压迫技术在取得满意影像上也起到重要作用。放射科在进行培训或作技术评估时,应经常提醒上述内容。
4.x线束的限制
把x线束限制到满足所需诊断信息要求的最小照射野,可以提高影像质量和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对x线束的限制还需要考虑是否能避开一次射线对敏感器官的辐射。无论如何不要让x线束落到接受介质以外的区域。本文件要求重视摄影时的线束限制。
5.防护屏蔽
为了辐射防护的目的,对敏感的组织或器官应尽可能的进行屏蔽,特别是对于生育期患者,当睾丸或卵巢位于或靠近一次射线束时,应对它们采取屏蔽措施。
6.摄影曝光条件
了解和正确采用恰当的曝光参数(如管电压、标称焦点、球管滤过、焦一片距等)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对患者剂量和影像质量有显著的影响。设备的固有参数,如总滤过和滤线栅特性等同样应加以考虑。
7.屏/片体系
屏/片体系的敏感性定义为感度,是影响患者辐射剂量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我们知道,对于一种屏/片体系,其感度会随x线束能量的改变而变化。因此,为方便起见,在本文件中仅使用宽感度类型的屏/片体系。用户应在标准条件下测量自己所用屏/片体系的真实感度,看它们与生产商所报数值是否匹配。感度在200和以上的种类通常需要使用稀土或等量强度的增感屏。用户也应该测量自己所用屏/片体系的分辩率,因为它随感度的变化而改变。
8.照片密度
照片密度光学密度对影像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同一摄影体位来说,它依赖于许多因素:射线剂量、射线质量、患者体厚、摄影技术、影像探测器的感度和胶片冲洗,它们决定了照片的光学密度。临床x线照片的平均光学密度(d)的范围通常应位于d=1.0和d=1.4(乳腺检查应在1.3~1.8)之间,灰雾和片基的光学密度应不超过d=0.25。对于照片的相关诊断部分,光学密度的总体范围应位于0.5~2.2之间。
9.每次检查的曝光次数
一次检查中的曝光次数必须始终保持最小,并要求获得必须的诊断信息。
10.胶片冲洗
照片的最佳冲洗对影像的诊断质量和患者辐射剂量都有重要的影响。冲洗机应保持在常规(每日)进行的质量控制所确定的最佳条件。
11.影像观察条件
当观片条件满足以下要求时,才能达到对照片影像质量正确的评价和诊断信息的准确报告。
(1)入射到观片人员眼睛的光强应在100cd/m2左右。要达到此要求,对于密度范围在0.5~2.2的照片,观片灯的亮度应在2000~4000cd/m2之间。
(2)光照颜色应为白色或蓝色,且在整个观片灯箱上具有良好的均匀性。
(3)应采取方法限制照片区域以外的发光区以避免眩眼。
(4)为了能分辩0.1mm以下的最小影像细节,应采用显示照片影像细节放大的手段,这种手段可以放大2~4倍。
(5)观察特别黑的照片影像区域,应具备另外一个亮度至少为10000cd/m2的带有可变光阑的强光灯。
(6)观片室内周围光线较暗也是基本要求之一。
照片黑化度与放射医师的个人喜好有关,但较黑的照片会使得患者剂量相对增加。发现照片太黑在做出重拍决定前应在强光灯下进行观察。
12.废片分析
必须将废片收集起来,分析废片的原因,并采取纠正行动。
四、应用指南
本质量标准给出了常规x线检查的一组可供选择的摄影条件,它适用于某种检查(具有
代表性的)的标准成年患者(体重70kg,乳腺压迫厚度为4.5cm)。
这些标准可被放射医师、摄影技术人员和放射物理师用来作为检查整个成像过程的常规
操作。但它不能用于所有情况,对于某些特定的临床征象,可接受较差的影像质量,但患者的辐射剂量应相对较低。
在任何状况下,能够满足所有临床需要,但不符合所有影像标准的影像不应总要重拍。对每一选定的摄影体位,该标准分为三个部分:
1.诊断学要求
(1)影像标准
本文件中列出的影像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使得特别重要的解剖学结构和细节在照片上显示,从而有助于作出准确诊断。有些标准主要取决于正确体位和患者的配合,而另一些标准则反映成像系统的技术性能。放射医师可以采用这些标准作为书写照片诊断报告时,视觉对影像质量的评价指标。
(2)重要的影像细节
这些标准为在照片上应显示的重要解剖学细节提供了最小尺寸的定量信息。这些细节的一部分也许是病理性的,故可能是不存在的。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
本标准提供了各种摄影类型的标准体型下,患者体表入射剂量的参考值。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本文件提供了一系列摄影技术参数的范例,它们能够产生符合以上所有质量标准的优质影像。同时还详细地给出了附属设备的合理组合,几何条件和使用目前x线成像技术的负载因数。如果放射医师和摄影技师发现诊断学要求或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未符合优秀摄影技术的范例,则本标准可用来指导他们如何提高摄影技术。
五、相关术语解释
1.诊断学要求
(1)影像标准(image criteria)
它指的是用一个特定的可见程序来表征成像的解剖学结构的特征。目前,国际上没有可接受的定义,在本文件中,可见性的程度可定义如下:
可见(visualization):病变特征可观察到,但细节没有完全显示。病变特征仅为可见。 显示(reproduction):解剖学结构细节可见,但不能清晰辩认,即细节显示。
清晰显示(visually sharp reproduction):解剖学细节可清晰辩认,即细节清晰。
(2)重要影像细节
定义为影像中可辩认的最小极限尺寸,应可辩认出特定的正常或异常的解剖学细节。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
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是用x线束中心线与标准成年患者(体重70kg;乳腺压迫厚度为5cm)体表交叉点上的空气吸收剂量(mgy)表示的。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radiographic device):具有承托屏/片暗盒和防散射滤线栅的装置。
(2)标称焦点值(nominal focal spot value):由厂商提供。
(3)总滤过(total filtration):用mm表示的固有和附加滤过的铝当量。
(4)防散射滤线栅(anti-scatter grid)用栅比“r”和每cm的吸收铅条数(滤线栅密度)来表征。
(5)屏/片体系(screen film system):屏/片系统的敏感度定义为感度。由于感度会随x线能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故本文件仅给出标称感度。
(6)焦一片距(focus-to-film distance,ffd):焦点到胶片的距离。如果采取聚焦栅,ffd必须控制在厂商给定范围内。
(7)x线管电压(x-ray rube voltage):表示加在x线管的峰值千伏(kv),最好是12脉冲或高频发生器。
(8)自动曝光控制(automatic exposure comtrol):在自动曝光控制装置中对探测电离室的推荐选择。
(9)曝光时间(exposure time):指示曝光过程的时间(ms)。
(10)防护屏蔽(protective shielding):减少对敏感器官或组织曝光的附加防护装置。
六、常规x线检查的影像质量标准
(一)胸部后前正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深吸气(由横膈上的肋骨位置进行评价——前六肋或后十肋)后屏息摄影;
·胸廊两侧对称显示,由两锁骨近端与胸推棘突中心之间的位置来确定;
·肩胛骨内侧缘投影于肺野之外;
·横膈以上的整个肋骨架显示;
·整个肺野的血管影,特别是末稍血管清晰显示;
·下列解剖结构应清晰显示:气管和邻近的支气管;心脏和主动脉边缘;横膈和双侧肋膈角;
·心影后肺野和纵隔可见;
·透过心脏影可见脊椎。
(2)重要影像细节
·整个肺野(包括心影后肺野)中微小圆形细节的显示指标为:高对比度影像下:0.7mm直径;低对比度影像下:2mm直径。
·外周肺的线状和网状细节:高对比影像下:0.3mm宽度;低对比影像下:2mm宽度。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
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0.3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3.0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80(140~200)cm;
(7)摄影管电压:125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右侧电离室;
(9)曝光时间:<20ms;
(10)防护屏蔽:标准防护。
(二)胸部侧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深吸气后屏息摄影。
·双臂高举,使胸廊清楚。
·双肺后缘重叠
·气管显示
·肋膈角显示
·心脏后缘、主动脉、纵隔、横膈、胸骨和胸椎清晰显示。
(2)重要影像细节
·整个肺野微小圆形细节:高对比影像下:0.7mm直径;低对比影像下:2mm直径。
·外围肺的线状和网状细节:高对比影像下:0.3mm宽;低对比影像下:2mm宽。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1.5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3.0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80(140~200)cm;
(7)摄影管电压:125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正中电离室;
(9)曝光时间:<40ms;
(10)防护屏蔽:标准防护。
(三)头颅后前正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颅骨对称显示,尤其是顶骨、眼眶和颞骨;
·颞骨岩部投影于眼眶中心;
·额窦、筛窦和颞骨岩部及内耳道都清晰显示;
·头颅骨的内、外骨板清晰显示。
(2)重要影像细节:0。3~0。5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5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滤线栅的检查床、特殊头颅装置或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2)标称焦点值:0.6;
(3)总滤过:≥2.5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15(100~150)cm;
(7)摄影管电压:70~85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中央电离室;
(9)曝光时间:<100ms;
(10)防护屏蔽:标准防护。
(四)头颅侧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颅骨内外板、蝶骨壁和颞骨岩部清晰显示;
·明显可见前颅窝轮廊、蝶骨小翼、蝶空和双外耳道相互重叠影像;
·血管沟、颅骨小梁结构清晰显示;
·双下颌角和双下颌骨升支均相互重叠。
(2)重要影像细节:0.3~0.5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3.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滤线栅的检查床、特殊头颅装置或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2)标称焦点值:0.6;
(3)总滤过:≥2.5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15(100~150)cm;
(7)摄影管电压:70~85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中央电离室;
(9)曝光时间:<100ms;
(10)防护屏蔽:标准防护。
(五)腰椎前后位/后前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位于中心x线束区域的椎体上下缘呈一条线,且清晰显示;
·椎弓清晰可见;
·棘突和横突可见;
·骨皮质和小梁结构清晰显示;
·毗邻软组织可见,尤其是腰大肌阴影;
·骶髂关节可见。
(2)重要影像细节:0.3~0.5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1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滤线栅的检查床或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30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15(100~150)cm;
(7)摄影管电压:75~90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中央电离室;
(9)曝光时间:<400ms;
(10)防护屏蔽:应对男性患者进行适当的生殖腺屏蔽,可能的情况下对女性患者进行生殖腺屏蔽。
(六)腰椎侧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椎体上下缘呈一条线清晰显示,椎间隙同时可见;
·椎体后缘完全重叠;
·椎弓和椎间孔可见;
·棘突可见;
·骨皮质和小梁清晰可见。
(2)重要影像细节:0.5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3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滤线栅的检查床或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3.0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15(100~150)cm;
(7)摄影管电压:80~95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中央电离室;
(9)曝光时间:<1000ms;
(10)防护屏蔽:应对男性患者采用适当的生殖腺屏蔽。
(七)腰骶关节侧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可见l5椎体下缘和s1椎体上缘呈切线位投影在照片上;
·l5棘突可见;
·骶骨上部的前缘可见;
·骶骨上部的框骨段重现。
(2)重要影像细节:0.5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4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滤线栅的检查床或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3.0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15(100~150)cm;
(7)摄影管电压:80~100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中央电离室;
(9)曝光时间:<1000ms;
(10)防护屏蔽:应对男性患者采用适当的生殖腺屏蔽。
(八)骨盆前后正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骨盆对称显示,由骶骨中线与耻骨联合线相重叠来判断;
·骶骨和它的椎间孔清晰显示;
·耻骨支和坐骨支清晰显示;
·骶髂关节清晰显示;
·股骨颈清晰显示,不应因股骨旋转而使股骨颈变形;
·股骨松质和皮质、转子清晰显示。
(2)重要影像细节:0.5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1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滤线栅的摄影床。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3.0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15(100~150)cm
(7)摄影管电压:75~90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中央电离室
(9)曝光时间:<400ms
(10)防护屏蔽:应对男性患者采用适当的生殖腺屏蔽,可能的情况下对女性患者生殖腺屏蔽。
(九)泌尿系统前后位(k.u.b平片)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从肾上极到膀胱底的泌尿系统全程能够显示;
·双肾软廊显示;
·腰肌轮廊可见;
·骨骼清晰显示。
(2)重要影像细节:1.0mm钙化。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1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滤线栅的摄影床;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1.3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15(100~150)cm;
(7)摄影管电压:75~90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中央或一侧电离室;
(9)曝光时间:<200ms;
(10)防护屏蔽:应对男性患者采用适当的生殖腺屏蔽。
(十)泌尿系统前后位(注射对比剂)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影像标准是对于注射造影剂后不同时间间隔内对每个患者所拍的一组照片而言的。
·肾实质密度增加(肾显影效果);
·肾盂和肾盏清晰显示(肾盂显影效果);
·肾盂一输尿管连接部显示;
·正常输尿管贯穿区域显示;
·整个膀胱区显示。
(2)重要影像细节
·肾盏细节:0.3mm;
·钙化:1.0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每张照片1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滤线栅的摄影床;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1.3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15(100~150)cm;
(7)摄影管电压:75~90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中央或一侧电离室;
(9)曝光时间:<200ms;
(10)防护屏蔽:标准防护。
注:通常采用腹部加压措施。尽量减少肠内气体和排泄物以使泌尿系统充分显示。
(十一) 乳腺内外侧斜位(mlo)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胸大肌的角度正确;
·乳房下角可见;
·上外侧腺体组织清晰显示;
·腺体后脂肪组织清晰显示;
·乳头的整个轮廓清晰地位于乳腺组织之上,和/或由标记指标;
·看不到皮肤皱褶;
·左、右乳腺影像对称;
与曝光参量相关的影像标准:
·在强光下皮肤轮廓可见,但无强光时几乎看不到;
·可见透过最密集实质的脉管结构显示;
·所有脉管、纤维束和胸大肌边缘均清晰显示(无运动);
·沿胸大肌的皮肤结构清晰显示。
(2)重要影像细节:微小钙化:0.2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乳房压迫厚度5cm,有滤线栅) 1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专用设备(阳极材料:mo);
(2)标称焦点值:0.3;
(3)总滤过:(0.03mm mo或0.5mmal当量);
(4)滤线栅:专用活动滤线栅r=5;27/cm;;
(5)屏/片体系:专门冲洗的专用高分辨率屏/片体系;
(6)ffd:≥60cm;
(7)摄影管电压:28kv;
(8)自动曝光控制:电离室的选择应尽量接近乳头,且与实质重合;
(9)曝光时间:<2s;
(10)防护屏蔽:标准防护。
注:·乳房应加压到患者能够最大忍受程度为止。
·在平均体表入射刘量可以接受的前提下,获得满意影像质量所需阳极材料,总滤过和管电压的选择会受到被检乳房的密度和厚度的显著影响。对于比较致密且/或较厚的乳房(压迫厚度超过6cm),选用钨或铑阳极材料,铝或其它特殊滤过,以及较高管电压为好。
·成像装置应经常进行管理和维护,以消除暗盒产生的伪影(灰尘等)以及冲洗和胶片操作伪影。应看不到滤线栅条状影。
(十二)乳腺位(cc,头-尾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影像边缘的胸大肌清晰显示;
·腺体后脂肪组织清晰显示;
·内侧乳腺清晰显示;
·外侧腺体组织清晰显示;
·见不到皮肤皱褶;
·左右乳房影像对称;
与曝光参量相关的影像标准:
·在强光下皮肤轮廓可见,但无强光时几乎看不到;
·可见透过最致密实质的脉管结构显示;
·所有脉管,纤维束和胸大肌边缘均清晰显示(无运动);
·沿胸大肌的皮肤结构清晰显示。
(2)重要影像细节:微小钙化0.2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加压乳房5cm,滤线栅) 1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专用设备(阳极材料:mo);
(2)标称焦点值:0.3;
(3)总滤过:0.03mm mo或0.5mmal当量;
(4)滤线栅:专用活动滤线栅r=5;27/cm;
(5)屏/片体系:专用高分辩率屏/片系统,专门冲洗;
(6)ffd:≥60cm;
(7)摄影管电压:28kv;
(8)自动曝光控制:电离室的选择应尽量接近乳头且与实质重叠;
(9)曝光时间:<2s;
(10)防护屏蔽:标准防护。
注:·乳房加压应到患者最大忍受程度为止。
·在平均体表入射剂量可以接受的前提下,获得满意影像质量所需阳极材料、总滤过和管电压的选择会受到被检乳房密度和厚度的显著影响。对于比较致密且/或较厚的乳房(压迫厚度超过6cm),选用钨或铑阳极材料,铝或其它特殊滤过,以及较高管电压为好。
·成像装置应经常进行管理和维护,以消除暗盒产生的伪影(灰尘等),以及冲洗和胶片操作伪影。应看不到滤线栅条状影。 |